手持显示设备显示质量与视觉舒适度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是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量第一大国,以手机为代表的手持显示设备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视觉健康危害。基于显示特性的手持显示设备显示质量与视觉舒适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主观感受以及生理信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手机的白场亮度和色彩饱和度这两个重要的显示特性参数,对LCD和OLED两种典型手持显示设备屏幕对于视觉舒适度的影响展开研究,确定了对应显示特性的最佳范围,并与大尺寸显示器相应研究结果相比较。研究结果显示,LCD手机与OLED手机的最佳白场亮度约为42cd/m~2左右,较舒适白场亮度范围均为19~100cd/m~2,且在这个亮度范围内,OLED手机的视觉舒适度评价略高于LCD手机。两个设备的白场亮度变化对于各项生理参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两个设备之间,仅Sp O2有显著差异,从Sp O2变化来看观看OLED手机的视觉舒适度优于LCD手机。与同样实验条件下的大尺寸显示设备研究对比表明,大、小尺寸显示器的视觉舒适度均随白场亮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小尺寸的手持显示设备最佳白场亮度42cd/m~2远小于大尺寸显示设备的250cd/m~2,且手持显示设备的较舒适白场亮度范围19~100 cd/m~2也低于大尺寸显示设备130~400cd/m~2。LCD与OLED手机的最佳饱和度调整系数约为0.88,较舒适饱和度调整系数范围约为0.71~1.0,即在高饱和度调整系数情况下较为舒适。在饱和度调整系数相同时,观看LCD手机的舒适度略优于OLED手机。不同手持显示设备饱和度的变化对生理参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且设备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与大尺寸显示设备饱和度研究对比表明,小尺寸的手持显示设备由于色域较小,在高饱和度调整系数水平时视觉舒适度较高,且没有出现类似大尺寸显示器的饱和度过高舒适度下降的结果。论文还通过研究被试实验前后的视功能参数、微眼跳参数与生理参数变化情况,探讨了不同手持显示设备引发的视疲劳情况。结果表明,在20min的观看实验后被试产生了一定的视疲劳,在视功能方面引起了眼干,在生理方面引起了体温上升,且OLED手机在饱和度实验中还引起了心电信号熵类特征显著增大。两个手持显示设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朝着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以及长循环寿命的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有机电解液存在挥发、泄露、自燃等安全隐患,及其电极材料的实际比容量较低,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的发展要求。新型的固态电池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研发高性能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本研究选用离子电导率较高(~10-3 S cm-1)、电导活化能较低(0.3~0.4 e V)以及机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但随着工业、农业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被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等途径对动植物及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因此需要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做相应处理,降低土壤的重金属毒性。本文利用稻壳灰及生石灰作为添加剂,研究添加剂、自然养护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自然养护或中温热处理稳定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利用生石灰改性稻壳灰,研究改性稻壳灰对自然养护或
学位
学位
头戴式显示设备是目前增强现实领域的发展热点。视场角和出瞳尺寸是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两个重要参数。传统的目视系统由于受到拉格朗日不变式的限制,无法同时使两者达到最大值。而光波导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复制和传播过程则可以将两者相互独立设计。实现性能优秀的光波导必须要考虑选择何种耦合元件。偏振体全息光栅凭借优越的波长和角度带宽以及独特的偏振特性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光学器件,利用其作为光波导的耦合元件能够实现具有大
由于非接触和无损伤等特性,光镊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纳米技术、光谱学、纳米热力学、软物质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光镊技术依赖于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力效应,而矢量光场由于其独特的聚焦特性及可自由调控的偏振态,为光学微操控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矢量光场的一种,手性光场在表征手性物质、对映选择性分离、手性传感、非线性光谱成像和不对称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往往需要对
饰面砂浆作为绿色装饰材料,表面泛碱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长期稳定性。基于泛碱产生的机理,引起泛碱的原因之一是存在溶解可溶性盐的自由水,目前防水方法主要包括涂覆技术和防水剂处理,但存在结合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考虑到超疏水涂层透气且化学结合力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构造超疏水性水泥砂浆的方法。以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PVA)用作粘合剂增强涂层的耐久性,以硅氧烷物质为疏水剂,通过高速混合,得到PVA包裹硅氧
本文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到车辐式张拉结构的拉索中,形成碳纤维车辐式张拉结构。此结构既充分利用碳纤维的高抗拉性能,又实现了结构的自重减轻。故而碳纤维车辐式张拉结构在未来一定会占有一席空间,且目前的研究基本局限于找形找力、静力分析、抗震分析、施工成型等方面,对于抗连续倒塌方面研究极少。本文对垂直撑杆车辐式张拉结构进行调整形成新型结构即倾斜撑杆车辐式张拉结构,对这两种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本文内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