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由于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与不合理的规划,城市下垫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湖水系、湿地、绿地被大量侵占,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破坏了城市的水文循环过程,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水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洪涝频发和水生态系统退化。基于城市化的现状以及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经验,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2014年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旨在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提高城市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弹性,并于2015年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指导。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面临的主要水问题不同,海绵城市建设和指标体系应该体现地区差异。本文将以国内外现有的海绵城市评价体系为基础,构建针对不同地区特点的海绵城市评价体系。首先文章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即以400mm等雨线以上的季风气候区为研究对象,又以800mm等雨线为界限,将研究区域分为北方少雨地区和南方多雨地区。在深入分析海绵城市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初步识别了 20个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初步筛选的指标进行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并利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方多雨地区最终识别了17个评价指标,北方少雨地区为18个,多出的指标为地下水位变化率;因子分析阶段,两个地区的指标均被分为4类,依照指标含义,4类指标依次被命名为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其中水面率指标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归类结果,水面率在北方少雨和南方多雨地区分别属于水生态类和水安全类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则分别属于水资源和水环境类指标;验证性因子分析阶段,两个地区的差异主要体现为水资源类和水安全类指标的权重系数差异,在北方少雨地区水资源类指标的权重系数高于其余3类,而在南方多雨地区水安全类指标的权重系数则最高,体现了不同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目标。在实证分析阶段将构建的北方少雨地区和南方多雨地区的海绵城市评价体系分别应用于北京和上海,对两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均处于较低水平,两个城市的不透水面率、生态坡岸率、景观连通性、排水工程达标率、下凹绿地率和初期雨水处理率均处于较低状态,而两个城市的水面率、降雨滞蓄率、雨水资源利用率和再生水利用率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与两个地区的指标体系差异相一致,证明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国外先进经验以及国内法律、规范和城市规划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和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完善了不同地区的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提高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针对性,可为不同地区的建设过程提供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