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贵州文人书家的儒学思想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清代以前,贵州儒学的发展相对滞后。清代科举以儒取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促进了儒学在贵州的传播与发展。至晚清时期,贵州涌现出一大批儒学家,如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李端棻、严寅亮等。他们或精通儒学;或以善书名世。而莫友芝二者兼善。他出身于书香世家,一生致力于收藏考据和教育事业。又喜好交游,结交了一大批豪彦俊儒。本文以莫友芝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学渊源和文化交游,探析其儒学思想对书学思想的影响。从而洞悉晚清贵州儒学对书学观照的历史境况。清代,乾嘉学派掀起一股“复古、求真”的时代思潮,考据学大兴。深受“求真”思想影响的莫友芝,对古代的金石碑版进行了深入地考证。他认为法帖在流传翻刻的过程中已经“失真”,从而“信碑不信帖”。如同大多数儒者一样,莫友芝将儒家“人品如书品”的观点运用到书法学习当中,认为“书本心画,可以观人”。书家不仅要精于书法,更应该修身养性。莫友芝的书法“不尚流美”,朴拙天真的的书法才符合其规模圣贤的审美思想。因此,他提倡学习金石碑版,并且身体力行,为碑派书法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书法创作受到其“求真、求善、求美”的书法学习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取法古代金石碑刻。尊碑而不卑帖,碑帖互融。他重学识修养,“无意于工,工乃独绝”。既能力追古人,又能“运以己意”,师古而不泥古。在碑学大兴的晚清,莫友芝凭借其在小学基础、古籍收藏以及金石考据学方面的极高造诣,创作出格调高古的书法作品,最终形成自己中正古朴又雄逸端谨的独特书法风貌。
其他文献
鱼藤酮是一种低毒的天然杀虫剂,但是近年来发现它对机体的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有损伤作用,体外和体内研究的结果都表明鱼藤酮可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退变和死亡,鱼藤酮暴
汉语称谓有时不用称谓词而用“的”字结构“VP的”指代。根据VP的构成分三类:A.包含亲属、职位称谓词;B.包含姓氏称谓词;C.包含表示人物生理、职业等特征的词语。A类用于强调责任和义务,B类多
本文指出,长期以来,受西方美学及自身传统影响,中国美学界存在着审美救世神话,而当代中国社会的两种文化转型——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及文化内部雅俗分化——才是理解中国当代审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对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含量0.75%,(NH4)2SO4为氮源,含量0.4%,250mL三角瓶20%装量,5%接种
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小学到高中,我们虽然学了几百篇课文,但是,都是老师讲、我们听,老师问、我们答。请问没有老师讲和问,我们该怎样阅读呢?”这个问题反映了同
期刊
地铁车站内的客伤管理与防范一直是地铁运营生产安全中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地铁车站建设规划、设备设施管理、安全宣传、人为管控等诸多方面的水平。同时,有
根据给定的关键词对某一指定路径下的所有Word文档进行全文检索,统计出文档中有此关键词的文档路径与文档数量,并可对查找出的文档进行编辑修改。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具有止咳、祛痰等功效。桔梗的炮制最早见于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记载“烧末”的炮制方法,现如今临床用桔梗多以生品为主,常以复方煎剂或复方颗粒中的一味药物形式用于祛痰、镇咳的治疗。但桔梗还有“姜汁浸,炒”、“米泔水浸一宿,焙干用”、“蜜拌、甑蒸”等7种加辅料的炮制方法。经研究桔梗在蜜炙之后有增加
李渔作为明清之际的一名戏曲理论家兼剧作家,在中国剧坛享有盛誉。文章以李渔的代表作《风筝误》为例,试图挖掘其剧本结构与写作笔法的美学价值,进一步全面展现李渔在戏曲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