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构型对行星系统稳定性及其探测的影响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太阳系行星都是人类研究行星科学的唯一对象。而从1988年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到现在,已经有近4000颗系外行星被发现并确认。这些发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行星世界,周期短到几天的热木星,有伴星的温木星,质量在几个到十几个地球质量之间的超级地球,以及构型紧凑且在共振的多行星系统,无不体现着行星形成历史的多样性,为行星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行星形成机制一般认为有两种,本地形成和迁移。而共振构型往往被认为是迁移机制的一种体现。本文通过对凌星时刻变化在行星系统参数刻画上的可行性,动力学不稳定性与周期比的关系以及天体测量法探测共振行星系统的能力这几个问题的分析,讨论了共振构型对行星系统的刻画,稳定性以及探测的影响。第一章,我们简要介绍了太阳系内和系外行星的发现历史以及主要探测手段,比较了系内和系外行星构型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稳定性。我们着重介绍了三种特殊的系外行星-热木星,温木星,超级地球和类海王星行星,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此外,我们对当前关于开普勒行星的共振构型和行星出现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第二章,我们探讨了利用行星凌星时刻变化数据刻画近共振行星系统构型和限制参数的可行性。我们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对一些温木星系统的凌星时刻变化进行了拟合,并基于质量的拟合结果确认了其中三颗温木星候选体为真实的木星。我们对温木星和热木星的半径和有效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发现温木星和热木星可以由有效温度Teff,c=1123.7±3.3K区分。除此之外,基于凌星时刻得到的系统参数,我们对Kepler-9 b的凌星时刻进行了预测,并成功捕捉到了其凌星信号。第三章,我们检测了动力学不稳定性对开普勒行星系统周期比分布的影响。我们采用非等间隔分布,非等质量的行星系统进行N体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多行星系统的不稳定时标下限由系统中的最小相互距离决定,且在积分时间内呈现不稳定性的行星系统中大多存在周期比<1.33的行星对。而在最后的周期比分布中,我们发现一阶共振附近存在不对称结构,与观测特点一致。通过比较观测得到的周期比分布和数值模拟得到的周期比分布,我们发现观测上行星对在周期比>2.1的地方有缺失,可能是由行星的迁移机制造成或者是行星形成机制的选择性结果。此外,通过对比观测和模拟结果中周期比在<1.33处的分布,我们得到了多行星系统在盘消散后偏心率的上限。最后,我们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对行星系统的“紧凑”性进行了定义。第四章,我们讨论了在uas精度下,天体测量法探测单行星系统和共振行星系统的能力。相较于其他主要观测手段,天体测量法可以对行星轨道进行三维刻画,能给观测者提供更加完整的行星系统参数。我们假设了探测器的观测模式,人为加入不同观测误差,生成模拟的观测数据。然后我们分析这些观测数据,看是否能从里面提取出行星信号。我们发现,无论是单行星系统还是共振行星系统,行星信号探测对信噪比(S/N)的要求均为S/N>3。对于共振行星系统,我们分别考虑了共振木星系统和共振超级地球系统,并且考虑了 1:2,2:3和3:4这三种共振情形。如果要使两颗行星的共振构型被正确反演,则需要更高信噪比。受到谐波信号的影响,1:2共振的反演概率相较于2:3和3:4共振更低。共振构型被反演的概率与共振强度和偏心率等因素相关。随后我们预测了银河系内能够被天体测量法探测到的共振行星对数目,并且讨论了不同采样方法对行星探测的影响。第五章,我们对前面几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且对系外行星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进行了展望。基于当前的观测手段和样本,很多系外行星性质的研究都来源于统计结果。未来利用JWST和WFIRST等望远镜对单个行星系统进行细致刻画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新生代以来,印度刚性板块的持续快速北进,造就了巨型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并在周缘形成一系列活动的褶皱冲断带,其形成与演化与高原周缘隆升机制和地震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选定了青藏高原的直接变形前缘—尼泊尔喜马拉雅造山带以及高原典型的陆内造山带—龙门山褶皱冲断带这两个典型构造区域,采用序列极限分析的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长期演化下的新生代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史时期的地震潜势问题,以及采用了极限分析方法
众所周知,儒家所倡导的道德忠义等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士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同时,中国古代社会也长期存在着一种崇尚义气、崇尚豪气的侠士之风。无论是儒家还是侠士,他们都非常崇尚"仁""义""勇""信"等道德要素。这些优秀的品格在很多历史人物身上也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重大的社会变动时期,这种兼具儒侠特质的英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其中东汉末年参与开创江东孙氏政权的首要功臣之一——鲁肃,便是其中的代表
期刊
伊犁河谷地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由于土地利用不合理,沙漠化发展迅速,植被恢复困难,水土流失在低植被覆盖和高陡边坡区域频发,大规模的公路建设极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促进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开展伊犁河谷地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模式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伊犁河谷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和生态特征,采用踏查法进行公路路域植物资源调查及特征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公路边坡水土保
学位
量子力学和经典信息论都属于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它们间的学科交叉孕育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量子信息论。本论文对该领域两个重要研究方向:离散量子行走和基于熵的不确定性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量子信息论中的问题。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离散量子行走。量子行走是经典随机行走的量子对应版本,是设计量子算法的重要工具。除其算法方面的作用,量子行走还能加深人们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因而是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