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烈的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与此同时,地震事件在人类活动空间内遗留的痕迹——地震遗址,记录了地震的破坏形态,沉痛的灾难场面,以及地震来临时人们所体现的英勇抗震精神和举国上下互助的感人事迹,具有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对现实和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经济价值。地震遗址展示意义的所在,便是可把这些遭遇变成可触、可视的历史见证,用历史给人以力量,用历史给人以警示。随着文化遗址保护理念的成熟与深化,其展示研究及实践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地震遗址作为文化遗址的一种,展示成果逐渐出现在参观者的视野之中。但地震遗址构成类型、保存状态、保护环境较为复杂,受到周边环境、本体状态、保护管理、社会心理状态等的影响较大,且可展示的内容单一,可读性差,相较于其他类型文化遗址,不容易引起大众兴趣。已有地震遗址展示中,展示发展预期效果不理想,展示设计存在提升空间,对于地震遗址展示发展定位、设计方法,尤其是发展定位具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现状梳理的背景下,从基本概念的研究入手,总结地震遗址构成分类,分析地震遗址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地震遗址展示的目的及其与保护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已有地震遗址展示案例进行分析得到地震遗址展示在展示定位、展示内容及方式、空间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启示,作为论文研究基础。引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为例:北川老县城因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特征最为明显、最为齐全,在汶川地震遗址遗迹群中拥有重要地位,成为“5.12”汶川地震四处典型遗址遗迹之一。在北川老县城特定的灾损、自然、历史、社会背景下,对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进行遗产构成研究与包括展示利用、价值评估在内的综合现状分析评估后,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展示发展及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初步应对对策。在对应对策的指导下,首先确定展示目标及原则,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总结、分析了地震遗址总体展示模式、具体展示方式及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展示中的具体应用,更新理念指导,确定展示范围及展示分类分级,此外,从展示主、客体构成作为展示空间设计锲入点,引入符号学理论分析展示主题——展品及展示辅助设施设计因素及要求,引入环境行为学分析展示客体——参观者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并提出相应展示空间设计建议,作为设计指导。最后结合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实际情况,对展示设计内容及各项内容的设计思路,设计要求,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运用研究结果,可推进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展示工作,彰显地震遗址的参观、纪念以及教育意义,并为地震遗址展示研究、实践发展起到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