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范长江从1936年至1938年战地记者生涯中所写的战事电讯与战地通讯为研究对象,分析范长江战地报道的主题、立场、写作特色及其成因。范长江的战地报道视野广阔,他将战场微观报道与战局宏观分析结合起来,向民众连续详尽地报道了抗日战争初期主战场的战况。范长江在战地通讯中真实反映了前线军民热血奋战的场景,笔触所及既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和普通士兵,也有普罗大众在战争年代的遭遇,以及其本人在战火中采访的个人经历。作为一名拥有自由人格的独立记者,范长江以利于抗战为出发点,尖锐地批评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问题,同时坚持在战地报道中鼓舞民众团结抗战,发挥全民族的力量。本文详细分析了范长江战地报道中所展现出的立场和态度,并结合范长江当时所供职的《大公报》的平台特点,论证奉行自由主义观念《大公报》为范长江提供了实现部分言论自由的平台,同时范长江坚定鼓吹抗战的态度,也是《大公报》的爱国情操的缩影。范长江的独立记者身份,使得他处于相对中立的角度,从事实出发,对国民党政府、抗战将领和民众有褒有贬,这一点与《大公报》的“四不”方针亦有相通之处。本文将范长江战地报道的三大特色总结为敏锐的军事判断力、浓烈的政论色彩和充分的人文主义关怀。范长江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活经历,和两次求学过程中积累的政治军事知识,为他后来从事战地报道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而他个人所怀有的家国情怀和群众观点,使得战地报道具有“人情味”与人文关怀。这些特色使得范长江的战地报道区别于一般记者的战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