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城鄣烽燧遗迹和遗物,为本研究的对象——汉代西北边塞戍卒提供了素材,借鉴的还有西北边塞汉简释文集编、前辈学者考证的学术成果等;同时为了使考古遗迹数据更加精准,引入了高清卫星地形图,配合历年来烽燧遗址示意图,较为直观的得到了很多不易获取的数据,这也是对遗址周边环境现状的一种比较新颖的调查方式。本文对戍卒境遇的研究探讨,将着眼点放在了考古遗迹与简文上,通过遗迹遗物推敲人,通过官方记录刻画人。本文涉及到的戍卒境遇,包括军备、工种、衣食住行等方面。本研究和某些同类研究一样,由于素材制约,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纵观两汉王朝四百年,自汉武帝屯兵筑鄣居延起,至汉末西北边塞渐趋荒废止,历代帝王时期国力、军力、政治环境多有异同,汉朝与匈奴间或战或和的政治态势,造就出的屯边政策也宽紧有别;且汉简素材残缺者众,简文含纪年或标志性人物者可谓稀少,致多数简牍具体年份难以定论。本文挖掘出一些略有价值的信息,可能为一时之需,也可能具普遍意义。例如本研究按照大量简文记载,根据汉代度量衡,进行单位换算及测量实验,将戍卒及相关人员的每日粮食配给量以“克”为单位测算出来,可以更加直观的与当下对比;发现了疑似候官为部、燧转卖牲畜的情况;对比南北对发邮件的规定时长,发现了决定邮件传递速度的,并不一定是地势高低,而应该是邮件重要性;简文常见的“除沙”,似乎是指戍卒来制作守御用的沙袋,而不是单纯的清理积沙等情况。通过大量的考古遗迹与出土简牍的考证研究,本人得出的结论为:戍卒们仅能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戍守时面对危险,劳作中担负压力,他们晋升基本无望,从官方获得衣食住行、医疗丧葬方面的基本保障,也受太守府的政令保护免受人身责罚。但是在最基层官吏与戍卒的复杂关系中,戍卒连带其家属是以弱者的身份存在,戍卒偶尔也会成为基层官吏非法用工的对象;极少量戍卒也会违反戍守规定成为当地人的雇工,这都是戍卒不得已寻求生计的表现,体现了戍卒境遇之苦,生活质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