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近海海域非法开采海砂现象屡禁不止,局部地区甚至已经形成了采盗、运输、销售海砂为一体的灰色产业链条。由于开采海砂具有成本低、难度不大、不易被察觉的特点,加之目前法律对此规定不详细,导致有关司法行政机关打击此类犯罪,维护国家财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存在重重阻碍。若不尽快治理、规范非法开采海砂行为,将会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国家税收巨额流失,而且由此会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最终使问题趋向恶化,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本文旨在研究非法开采海砂行为刑法评价问题,从刑法角度规制此类行为,对该行为进行合理的定性分析,适用恰当的法律条文,帮助监管部门高效、有力打击此类犯罪,对遏制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首先,从海砂的属性入手,分析开采海砂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海砂作为特殊的矿产资源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个是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开采海砂不仅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同时也会给海上航行带来安全隐患。上述内容都是从理论上介绍海砂,对海砂形成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分析做铺垫。其次,对非法开采海砂行为方式进行研究。非法开采海砂行为的内涵,也就是在法律法规上判断行为是否属于非法开采海砂所应具备的条件。在通常情况下,合法开采海砂应当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律法规和刑事法律规定。非法开采海砂行为的外延是将非法开采海砂行为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盗采型”,另一类是“滥采型”,在这两大类中又各自细化出不同行为方式。正是这些行为方式的不同,导致在刑法评价非法开采海砂过程中,在罪名选择上存在争议。通过对非法开采海砂行为方式的分析,发现当下对于非法开采海砂行为刑法评价问题存在诸多观点。根据出现的几种主要罪名,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不足,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完善相关法律,从而为打击非法开采海砂行为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