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传统民居特色在农村建设的继承与应用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ba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东传统民居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展示了川东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以及他们尊重自然、不断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材料技术、生活模式、生产方式、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影响,当代民居逐渐失去了传统民居的优秀“基因”。然而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不经济实用、不环保节能、村落及民居建筑缺乏地域性特色等问题,是本课题面对的问题,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与延续传统民居特色,甄别并提取川东民居中优良的地域性建筑技术基因,规划思想、建筑文化特色是本论文着重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首先对“川东”进行了行政范围和地域范围上的界定,并阐明了本文所研究的“川东”的含义,以及对“川东民居”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发展历史与民居建筑特点做了简要的描述和调研。  通过对川东传统民居生成环境的研究和对其区别于四川其它地区民居特色的研究,深入分析研究了川东民居独特的地域特色以及民居特色与地形地貌区域的紧密相关性,总结出川东民居地形地貌适应的“廊坊式”、“两廊夹—沟式”、“绕缠式”、“爬山式”地域性策略;通过对民居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风貌、建筑构件、建筑营造技术、建筑形制、建筑群落形态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川东传统民居存在的个性与共性,以及其个性与共性与地形地貌区域的相关性,从中发现传统民居的优秀“基因”,为川东新农村规划与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本论文提出在新民居与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继承的“就地取材”、“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兼顾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等传统民居的优秀基因,提出在川东新农村建设中在建筑上和在建筑群上,采用“嫁接”和“杂交”的多项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从而创造地域性特色,并通过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验证这些策略的科学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老年人口为12998万人,2015年底达到2220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6.1%,15年间老年人口增长了近1亿。与此同时,中国空巢老人数量迅速增加,2000至2010年十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娱乐休闲等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全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游客中心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孕育了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这些城市或规划格局严整,或建筑风格独特,或地方特色浓郁,或与周边的山水格局融为一体,它们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用自
贵阳地区所在区域为建筑热工气候分区的温和地区东部,紧邻夏热冬冷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原来的热工气候分区划分客观上已经开始不完全适用于该地区,部分研究文献和书籍已将
我国国有企业起步晚,底子薄,至今发展不过六十年,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一个经济、人口大国,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举一动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从小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内容,一个是社区销售中心的特性及相应的设计策略,另外一个是社区销售中心的设计实践——北京南法信26街社区销售展示中心的设计。通过前期资料的收集、文
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按照城乡统筹的新要求,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四川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积
学位
剑门关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剑门关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有关它的保护和研究探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却没有专门针对其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