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东传统民居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展示了川东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以及他们尊重自然、不断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材料技术、生活模式、生产方式、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影响,当代民居逐渐失去了传统民居的优秀“基因”。然而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不经济实用、不环保节能、村落及民居建筑缺乏地域性特色等问题,是本课题面对的问题,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与延续传统民居特色,甄别并提取川东民居中优良的地域性建筑技术基因,规划思想、建筑文化特色是本论文着重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首先对“川东”进行了行政范围和地域范围上的界定,并阐明了本文所研究的“川东”的含义,以及对“川东民居”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发展历史与民居建筑特点做了简要的描述和调研。 通过对川东传统民居生成环境的研究和对其区别于四川其它地区民居特色的研究,深入分析研究了川东民居独特的地域特色以及民居特色与地形地貌区域的紧密相关性,总结出川东民居地形地貌适应的“廊坊式”、“两廊夹—沟式”、“绕缠式”、“爬山式”地域性策略;通过对民居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风貌、建筑构件、建筑营造技术、建筑形制、建筑群落形态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川东传统民居存在的个性与共性,以及其个性与共性与地形地貌区域的相关性,从中发现传统民居的优秀“基因”,为川东新农村规划与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本论文提出在新民居与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继承的“就地取材”、“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兼顾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等传统民居的优秀基因,提出在川东新农村建设中在建筑上和在建筑群上,采用“嫁接”和“杂交”的多项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从而创造地域性特色,并通过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验证这些策略的科学性和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