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社会改革进程的加快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新时期以来的革命政治话语失去了在社会中的支配地位。长期以来,中国笼罩在革命意识话语的“巨型寓言”下,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话语,在80年代西方思潮的大批涌入中国的社会语境中,文学创作开始摒弃了对于国家和集体的膜拜,转向对于个体的关注,创作的焦点由国家/集体转向对社会个体的关注。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国的都市现代化进程,都市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促使都市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的都市文学创作跳出“工业题材”创作的规则,远离了政治意识话语的叙事,开始表现出后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独有的现代性的时代特质。中国的都市小说文本叙事拒绝了俯视的创作视角,开始以一种崭新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低姿态展现都市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同时,随着影视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影视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文本的生存空间,影视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中国社会进入“读图时代”的社会环境中,在这一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实现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成为了文学生存和发展的现实之路。后新时期都市文本的日常叙事拉近了文本和受众的距离,顺应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期待,由此,都市日常叙事实现了当代的市场文化经济体制中确立自身的合法性的话语建构。本文采用接受美学和都市叙事的相关理论结合对都市文本的分析来建构后新时期时代背景下都市日常叙事话语权,同时探究都市日常叙事的当下性,寻找都市日常叙事发展和前行的路径。都市是现代社会繁荣的标志,它总是以其自身的富有向世人展示着无穷的魅力与诱惑,都市在当代社会中不仅仅只是一个客体的生存空间,而是成为一种欲望的客体,面对这样一个各种欲望纵横与拼贴的社会,人们难免会出现迷失,徘徊。都市的生活充满成长的疼痛,这是当代都市人们的切身体验。都市日常叙事在向受众展示都市生存的艰难与困苦的同时,依靠现代的影响技术,为受众建构了一个可以暂时性实现对现实的超脱的审美幻境,让受众忘记现实中的不快然后完全地沉浸在文本叙事建构的审美空间中,实现对现实生活的一整想象性的弥补。都市日常叙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小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生活场景的再现,将社会现实问题真实地呈现给受众,让观众在影视空间内反思自我与社会现实,从而寻找出实现自我重塑和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的途径,这样,都市日常叙事在看似远离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空间内实现了与社会意识形态话语的合谋,传达出对于美好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美好社会建构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