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氨氮污染问题近年来日趋普遍。早期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是重要的污染源,主要通过包气带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本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水口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区域的包气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模拟,研究了目标区域内铵态氮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了铵态氮在填埋场污染区域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深入研究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思路,为实现土壤及地下水氨氮污染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土壤中,铵态氮平均含量为164.13±24.98 mg/kg,显著高于其他同类型土壤中的含量。三种形态铵所占比重大小为:固定态铵>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水溶态铵主要赋存于粉砂粒岩土中,受pH值、E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可交换态铵主要赋存于粒径为0.25-0.02 mm的砂质岩土中,受氧化还原环境影响;固定态铵主要赋存于粘粒中,主要受土壤粒径及矿物组成影响。(2)吸附过程中,吸附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固定态铵。铵态氮吸附动力学全过程主要受土体膨胀、表面扩散、介质表面离子交换等因素影响,与Elovich方程及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较好;可交换态铵和固定态铵前期快速吸附阶段主要受铵离子在颗粒内部的扩散速率影响,与抛物线方程拟合较好。铵态氮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说明土壤对各形态铵的吸附均属于单分子层吸附。(3)解吸附过程中,铵态氮释放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固定态铵,水溶态铵是铵态氮向环境中释放的主要贡献者。铵态氮解吸附动力学曲线均与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较好,等温解吸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Henry模型及Langmuir模型均拟合较好。(4)铵态氮吸附受介质组成及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土壤粒径的减小、环境氨氮浓度的升高以及温度的降低均会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量;pH的升高促进水溶态铵的吸附,抑制可交换态铵的吸附,对固定态铵的吸附影响不大;盐分会抑制土壤对铵的吸附,并且对可交换态铵的抑制最为显著。(5)铵态氮的解吸附受到各环境因素的影响。土壤中原先吸附的铵越多、环境温度越高,铵态氮解吸量越大;pH的升高抑制铵的释放,土壤系统中的盐分促进铵的释放,其中,pH及盐分对可交换态铵的影响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