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自然包虫抗原和卡介苗免疫与免疫后用泡球蚴原头蚴攻击制造的多房包虫病继发感染的昆明鼠动物模型体内产生的细胞因子成分及各成分量的变化,评估感染泡球蚴病中间宿主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状态。探讨各类辅助型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对病原体产生的抗感染免疫和对宿主产生的免疫病理状态的调节机制。方法:(1)免疫和免疫后泡球蚴感染的动物模型的建立:用实验室常规制备的单房包虫的囊液抗原和多房棘球蚴的组织抗原以及用市售的卡介苗免疫昆明小鼠。并取经过加强免疫三次(每月一次,首次0.2mg,加强每次0.1mg,卡介苗0.05mg,皮下注射抗原/卡介苗,)后各免疫组的一半鼠用含量为2000个/ml的泡球蚴原头蚴攻击制造继发型泡球蚴动物模型。并设空白对照(非感染组)和感染对照(不经免疫用原头蚴直接感染);因此,共分为八组,每组雌雄各10只,共20只,对照组雌雄各5只。(2)动物模型的观察和样本的采集:免疫组、攻击组(攻击感染四个月后)及对照组小鼠经麻醉处死前取血分离血清,并立即取肝脾组织保存于RNALater组织保存液内,-80°C保存备用。处死后,剖腹、剖胸检查泡球蚴包囊生长情况,记录囊重和测量体积,留取普通病理标本。并分别用微点阵法和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的Th1、Th2、Th17细胞的特征性细胞因子。(3)用SPSS软件对比各组的细胞因子的变化,以95%的可信限为界定显著性差异值。结果:(1)动物模型成活率为73%(102/140);攻击后成功感染率分别为:感染对照组(55%);单房包虫囊液抗原免疫组平均(30%);多房包虫组织匀浆抗原免疫攻击组(40%);卡介苗免疫攻击组平均(40%)。(2)各组小鼠表现出不同的免疫应答模式,单房包虫(CE)抗原免疫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1水平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E抗原免疫后原头蚴攻击感染组Th1细胞因子IL-2、IL-1、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多房包虫(AE)抗原免疫组Th2细胞因子IL-10、IL-13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AE抗原免疫后原头蚴攻击感染组IL-4水平降低与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IL-10、IL-13与感染对照组比较水平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卡介苗免疫组IL-5、IL-6、IL-13与对照组相比水平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卡介苗免疫后攻击组IL-13、IL-4、IL-5、IL-6、IL-10与对照组相比水平升高,IL-1、IL-12、IFN-γ与PBS对照组比较水平升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各组都表达Th17类细胞因子IL-17、IL-21、IL-22,AE抗原免疫后攻击组的Th17细胞因子IL-17、IL-21、IL-2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平降低,其中IL-21水平与PBS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流式荧光悬浮微阵列技术因具有高通量、标本用量少、检测指标多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小鼠包虫病感染中的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作用的研究。(2)多房包虫感染中存在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其中CE抗原免疫能够诱导机体产生Th1细胞的优势应答,但产生的作用不能阻止泡球蚴的生长。AE抗原诱导机体产生Th2类细胞的免疫应答,卡介苗免疫后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下降,可能与卡介苗免疫诱导的Th1类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下调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CE抗原免疫后攻击组Th1类细胞因子升高在抗泡球蚴原头蚴感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AE抗原免疫后攻击组Th1类细胞因子含量较低,分析与多房棘球蚴原头蚴抑制机体的Th1细胞的免疫应答有关。(3)泡球蚴能够影响记忆性Th17细胞的增殖和分化,Th17细胞类细胞因子在多房棘球蚴感染中发挥着作用,但具体是引起免疫保护作用还是免疫病理损伤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