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无厘头式的周星驰电影、碎片化的王家卫电影、边缘化的第六代电影和2006年的三部现实题材喜剧电影四类带有后现代色彩的中国电影,以此为例,探讨在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电影文本多元化呈现的必然性,并初步勾勒芜杂电影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第一部分是“游戏并崇高着——以周星驰无厘头式的后现代色彩电影为例”。本部分从电影本体的角度解读影片,通过对影片主题、叙事时空和镜语以及部分经典场景的分析,分析了周星驰无厘头式影片的多元化呈现状态。在周星驰式的搞笑无厘头电影中,世俗的搞笑、游戏的解构都是后现代的态度,但这些搞笑和游戏比起西方后现代电影中的游戏搞笑仍然要矜持的多,它并不是像有些西方后现代电影中的那些悲观厌世、肆意狂欢、破坏秩序、解构正统、无深度的呈现,而是表现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并崇高着的状态:影片多用一种戏仿的机制来对中西古今的耳熟能详的传统文本来进行任意解构,从而达到游戏搞笑的目的。但在游戏之后,影片在结尾时往往又会选择一种对于传统崇高的回归,从而使影片达到一种消解与建构的同时存在。在叙事时空和镜头语言方面,影片也是在一种对电影基本规则的遵循下营造的后现代风格,其无序性和混乱状态的营造并不能破坏这些基本理性逻辑和规则。这使得影片成功的在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游移,从而达到一种多元的呈现。第二部分是“破碎并完整着——以王家卫碎片化的后现代色彩电影为例”。本部分通过作者研究与镜语分析,从影片的主体、创作背景和文本镜语等方面,论述了王家卫电影中破碎并完整着的情感、时间、空间,进而得出了影片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碎片感、现代式的追问和前现代的怀旧多元化并置的结论。王家卫作为在香港这块破碎并完整的土地上,现代社会混杂文化空间中成长起来的,一个迷惘并努力追寻着的文艺青年,其个人的气质对于他的“作者电影”来说,必然决定了影片所特有的破碎并完整着的复杂情感和时空。碎片化的状态源于主体的消失,但通过论述可以看出在王家卫电影碎片化的呈现中其实又充满了“主体性”和“历史感”的痕迹。王家卫既是后现代的践行者,又抵抗着后现代的某种倾向。第三部分是“边缘并中心着——以‘第六代’边缘化的后现代色彩电影为例”。本部分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第六代”影片边缘并中心着的状态。“边缘化”只是“第六代”电影的表象,而“第六代”导演的真正意图是让他们的电影成为今天中国文化的某种特殊叙述形式。“第六代”电影中边缘化的符码下却是导演自己对当今中国文化的凝视这一中心表达:边缘的人物折射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边缘的姿态隐喻了“第六代”导演(当代精英知识分子)寻找自我主体性身份的文化实践;边缘的叙事则表达了这一代人对传统的继承和背离。后现代边缘化的符码及文本策略,“多少带有的某种现代性、间或可以称之为新启蒙的文化特征”,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承继,共同构成了“第六代”电影边缘并中心着的多元呈现。第四部分是“搞笑并严肃着——以06年三部后现代色彩的搞笑现实题材喜剧为例”。本部分采用叙事与修辞的解读方式,分析了影片搞笑并严肃着的状态。在中国这个“文以载道”的国度里,戏仿、拼贴等后现代风格的搞笑手法运用于影片里,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起了一种否定性的书写和消解了他人文本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这种后现代风格的搞笑手法还是服从于影片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贯穿影片的传统道德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些影片并不像西方那些纯粹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走向了彻底的解构,这些喜剧电影其实只是一种另类的现实主义,其后现代色彩的搞笑表达方式却也拓宽了中国传统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呈现为一种搞笑并严肃着的多元状态的另一种现实主义可能——“后现代色彩的现实主义”:在这里“后现代色彩的现实主义”一词是一种修饰性的偏正关系,“后”只是“现实主义”的修饰性定语,而绝不意味着对“现实主义”的消解。与传统意义上现实主义作品中对现实进行尽量详尽“形似”的表现不同,“后现代色彩的现实主义”就像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一般,是对真实进行一种“神似”的描写,从而使影片达到一种搞笑并严肃着的状态。第五部分是“结语”。或许在中国这个尚处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并置,还需要文化启蒙的国家,后现代风格的电影还不是中国电影文化的主流,中国电影现代性的任务仍很艰巨。但通过分析这些后现代风格的电影,可以为电影文化的发展提供一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思路。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众多外来文化,中国应结合自己的情况对其加以利用、改造和批判地吸收,适当地使之转化为开放了的中国新的影像景观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