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一项新兴的教育实践和文化传承活动,在国家的倡导下,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通过进校园获得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开拓了一条新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并逐渐成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作用,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而维持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为此,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化传承模式进行探析,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的文化传承力。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绪论部分就本论题的选题起缘、研究意义、相关问题的研究评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创新点以及个案地选取理由和田野调查情况等进行说明阐述。正文部分主要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化传承模式进行研究。第一章论述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及其现代变迁,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归纳,通过对文化传承模式的比较研究,突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的传承地位。第二章具体以黄平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化传承模式为研究个案,论述黄平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开展情况,意在以个案支撑整个论题的理论分析。第三章从学理上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进行理论思考,重点分析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的文化传承力,探讨在实践中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结语部分主要从总体上回应全文主旨,指出民族民间文化活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的重要性,也即肯定了人为干预传承模式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关键性作用,最后回归到论题的核心词“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化传承模式上,指出这种模式的传承地位及其在实践执行时应当适时地对其“传承力”进行全程监控和科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