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估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病灶在表观弥散成像中的特点,以探索表观弥散系数在评估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后的应用价值,以期通过该研究为以后临床在肝癌的治疗提供一个早期、合理的评估及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7例(共60个病灶,年龄35-73岁,51.40±7.20岁)。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满足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订的2001年广州标准[1];所有患者既往无明确其他肿瘤史,无手术史。患者接受了TACE治疗;满足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的适应证,术前1周内和术后1个月内行上腹部MRI检查(包括DWI扫描);术后6-12个月接受了上腹部MRI复查;患者上腹部MRI检查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和测量需求。结合每位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MRI图像,采用国际通用的mRECIST标准[2]对病变是否进展进行评价,并将患者归入进展组或非进展组。进展组入组的具体标准为:术后6-12个月MR复查发现目标病灶的直径之和较术前1周内MR检查至少增加20%和(或)有新病灶出现;其余患者归入进展组。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47例患者中共36例患者归入进展组;而11例患者归入非进展组。进展组、非进展组术前1周ADC值的比较:进展组患者肝内病灶术前的ADC值均值为0.64×10-3mm2/sec;非进展组患者肝内病灶术前ADC值均值为0.69×10-33 mm2/sec;两组之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t=2.056)。使用术前ADC值对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进行区分:以不同ADC值为临界点判断病变是否进展并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16,取区分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的最优阈值为0.69×10-33 mm2/sec,病灶ADC值低于此阈值的患者判为进展组患者,ADC值高于此阈值的患者判为非进展组患者,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63.6%,准确性为74.5%。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内的病灶直径、ADC值差别:非进展组患者肝内病灶术前的直径均值为3.16cm;术后1个月内直径均值为3.10cm;组内之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3;t=0.567)。进展组患者肝内病灶术前直径均值为3.50 cm;术后1个月内直径均值为3.51cm;组内之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t=0.276)。进展组患者肝内病灶术后1个月内的ADC值均值为0.65×10-33 mm2/sec,同术前1周病灶ADC值(0.64×10-3mm2/sec)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125;t=1.571);非进展组患者肝内病灶术后1个月内ADC值均值为0.76×10-3mm2/sec,同术前1周病灶ADC值(0.69×10-3mm2/sec)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0.05;t=6.804)。使用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内的ADC值的差值对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进行区分:以不同差值为临界点判断病变是否进展并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6,取区分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的最优阈值为0.03×10-3mm2/sec,病灶ADC值低于此阈值的患者判为进展组患者,ADC值高于此阈值的患者判为非进展组患者,该区分阈值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