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实力的提高,高等级公路建设不断向地质环境复杂的山区大量延伸,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影响,有效减少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工程地质条件与环境的分析评价与比选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在总结国内外山区公路常见地质灾害、表现形式与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公路沿线可能出现的路基、隧道、桥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根据其病害表现形式、成因机制,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查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点。以湖南桑植至张家界拟建高速公路为例,结合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判别方法,对路线拟通过地段的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遵循道路设计新理念,提出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选线原则: 1)越岭路段地质选线。应先选垭口,次定标高,最后研究两侧的展线,避免将线位选择在区域性大断裂或挤压带通过的地段,应尽可能选择在岩层倾向山体、地质构造不发育、地形坡度较缓、病害较少的区段。 2)沿溪路段地质选线。宜选择在地质病害不发育且谷坡平缓的一岸;当有河流阶地可利用时,应尽可能顺阶地布设路线;两岸堆积层发育的路段,路线尽可能选择在地形平缓、堆积层厚度不大,且上方汇水区较小的地段。 3)滑坡路段地质选线。线路通过的滑坡地段以力求不恶化滑坡的稳定性为原则,尤其选择有利于滑坡的稳定和路线安全的地段通过。根据路线所在滑坡地段相对位置的高低选择布线位置,即通过滑坡上缘地段时,以挖方路基为宜,以减轻滑体重量;通过下缘地段时,以路堤为宜,以增加其抗滑力。 4)崩塌岩堆路段地质选线。如地形条件允许,路线宜在岩堆坡脚外适当距离以路堤通过;如受地形限制,必需通过时,应避免大填大挖,力求不破坏岩堆自身的稳定性,可考虑以低路堤或浅路堑通过。 5)泥石流路段地质选线。路线不宜布设在处于发育阶段的泥石流堆积区;当流通区有狭窄稳定的沟床能利用时,可考虑提前抬高线位,设桥跨越;如不具备建桥条件,可考虑以隧道或明洞渡槽方案通过;路线应避免在洪积扇上设置路堑,设置的桥涵不得压缩沟床断面,沟床的纵坡应满足泥石流的排泄要求。 6)岩溶区路段地质选线。尽可能避开岩溶强烈发育的地段,将路线布设在溶蚀程度低,岩溶不发育的部位通过;若绕避有困难,尽可能使路线与其正交或斜交,并选择最窄,最易于采取工程措施的部位通过;注意将线路选择在高程高于岩溶水的最高洪水位的洼地和谷地边缘通过。 7)采空区路段地质选线。在经专项勘察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矿层薄、埋深大、倾角缓和垂直于矿层走向等的有利部位,并对采空区进行必要的填灌处理。 8)需以桥梁及隧道通过的路段地质选线。需在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安全的基础上,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好的路段设置构造物。 结合以湖南省桑植至张家界拟建高速公路为对象,开展了山区高速公路的地质选线研究实践,并结合工程量、造价、社会长期效益等因素,做了选线方案的综合比较,评选出最佳路线方案。最后对所选路线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安全性评价工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