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银花和铁皮石斛作为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但是,目前对金银花和铁皮石斛两种药材中的农药残留情况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报道。为从源头上较全面了解两种药材上的残留状况,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等方式,选择了可能污染两种药材的农药及其代谢产物141种作为检测指标,建立了两种药材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收集的74批次金银花样品和40批次铁皮石斛样品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两种药材上的残留农药进行了风险评估。以下为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分别建立了金银花和鲜铁皮石斛上141种农药及其部分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金银花前处理方法中多数农药及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0.3%~109.8%之间,RSD≤19.1%;鲜铁皮石斛前处理方法中多数农药及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0.4%~112.4%之间,RSD≤18.4%,两方法中多数农药的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s)≤10 ng/g。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均简便、快速、经济节约,符合农药多残留分析要求。2.调查了我国金银花和铁皮石斛的总体种植情况,收集了金银花主产区代表性样品74批次,收集了鲜铁皮石斛主产区代表性样品40批次,应用所建立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74批次金银花中均有农药检出,共检出69种农药及代谢物,检出率最高的为多菌灵(100%),其次为灭幼脲(90.5%)、毒死蜱(82.4%)、吡虫啉(71.6%)、啶虫脒(60.8%)等;40批次鲜铁皮石斛中有37批次检出农药残留,共检出43种农药及代谢物,检出率最高的为苯醚甲环唑(70.0%),其次为吡唑醚菌酯(62.5%)、戊唑醇(52.5%)、嘧菌酯(50.0%)、烯酰吗啉(45.0%)等。3.采用点评估的方法,对金银花和鲜铁皮石斛上的残留农药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以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计算了残留农药的累积风险,并将残留农药进行了风险排序。结果表明,金银花和鲜铁皮石斛上残留农药的慢性膳食风险商(Chronic Hazard Quotient,HQc)、急性膳食风险商(Acute Hazard Quotient,HQa)和危害指数(HI)均小于100%,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农药风险排序结果表明,金银花中甲维盐、氧乐果、氟虫腈、毒死蜱、克百威、甲拌磷等11种农药为高风险农药,鲜铁皮石斛中苯醚甲环唑、克百威、氟虫腈、甲维盐4种为高风险农药,需重点关注。本研究在对金银花和鲜铁皮石斛中农药残留状况的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可为两种药用植物种植过程中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针对性建议,为相关部门对两种药材的质量监管提供重要参考及两种药材上部分农药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