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以中医经典的疾病观为基础,梳理中医脉诊从经典的整体脉到后世局部脉的演变以及对应针灸中药治疗方式的变化,并以此指导脾胃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断治疗。
研究方法:
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研究方法以文献梳理和理论探讨为主,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则主要为数据挖掘和基于大数据的理论和临床应用分析。
研究结果:
1.疾病观:通过与西方医学的比较,明确中医经典对于疾病的观察角度在于无形之气,而非有形之质。外在环境或内在情绪等致病因素通过呼吸这一关键环节影响人体,导致人体内部的气发生状态改变和位置倾移两种异常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表现。因此,中医的疾病观始终立足于“气”的层面。
2.诊断方法:经典以气口(也称脉口)为诊断人体内部之气的切入点,以阴阳五行为纲领,形成了候气的整体诊脉方法。首先通过《灵枢·终始》记载的以阴阳为核心的人迎气口脉,来诊断气在十二经的位置偏倾,再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五行为核心的五脏脉,来诊断气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状态的太过与不及,阴阳五行两种脉诊结合,精确把握人体内部气的状态。而破解经典中诊脉方法的关键在于《难经·五难》提到的力度上以“菽”为重,诊脉力度十分轻微,以诊气为主,而非诊形。而后世对于脉诊的发展则因模糊了“菽”这一关键信息,摸脉力度不断加大,使得经典不分寸关尺的整体脉诊方式逐渐演变为左右手寸关尺分部的诊脉方法。也正是由于这种脉诊方式的演变,经典中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的六经体系逐渐转变为后世以脏腑辨证为主导的八纲体系。
3.治疗方式:在经典整体脉诊疗思路下,对于针灸治疗,《灵枢》先以人迎气口脉定经,再以五脏脉定位所要针刺经脉的五输穴,根据呼吸进行补泻,重新通过呼吸将人体气机状态调整匀平。用药上,《素问》根据《玉机真脏论》的五脏脉划分虚实,以《脏气法时论》记载的五行用药法象为核心,通过药的气味偏性对人体之气的异常进行调整。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经典的经络体系为指导发展了六经选方用药法。《脉经》以后,由于对经典的人迎气口脉位置和五脏脉具体操作等信息的认知逐渐模糊,脉诊进入了左右手分部脉法时期。针灸的定经选穴直接以《脉经》为基础,将左右手寸关尺联系相应经络脏腑,用药上注重对局部脉的细节把握,这种分部诊脉方法虽然在整体的把握上稍逊于经典时期的脉诊,但对痰饮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和脏腑生理病理的认知则在经典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化和丰富化,治疗方式更为多样化,发展出了众多医学流派。
4.脾胃病诊疗:脉诊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为脾胃病的诊疗理论不断丰富提供了临床支持,李东垣的“升阳”思想建立和叶天士的“胃阴”理论提出都与脉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研究结论:
立足于“气”的角度,摸脉力度以“菽”为重,是破解经典诊脉方法的关键。中医脉诊方式由经典时期的整体脉到后世的局部脉的演变,直接促成了脾胃病理论和诊疗体系的完善。
以中医经典的疾病观为基础,梳理中医脉诊从经典的整体脉到后世局部脉的演变以及对应针灸中药治疗方式的变化,并以此指导脾胃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断治疗。
研究方法:
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研究方法以文献梳理和理论探讨为主,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则主要为数据挖掘和基于大数据的理论和临床应用分析。
研究结果:
1.疾病观:通过与西方医学的比较,明确中医经典对于疾病的观察角度在于无形之气,而非有形之质。外在环境或内在情绪等致病因素通过呼吸这一关键环节影响人体,导致人体内部的气发生状态改变和位置倾移两种异常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表现。因此,中医的疾病观始终立足于“气”的层面。
2.诊断方法:经典以气口(也称脉口)为诊断人体内部之气的切入点,以阴阳五行为纲领,形成了候气的整体诊脉方法。首先通过《灵枢·终始》记载的以阴阳为核心的人迎气口脉,来诊断气在十二经的位置偏倾,再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五行为核心的五脏脉,来诊断气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状态的太过与不及,阴阳五行两种脉诊结合,精确把握人体内部气的状态。而破解经典中诊脉方法的关键在于《难经·五难》提到的力度上以“菽”为重,诊脉力度十分轻微,以诊气为主,而非诊形。而后世对于脉诊的发展则因模糊了“菽”这一关键信息,摸脉力度不断加大,使得经典不分寸关尺的整体脉诊方式逐渐演变为左右手寸关尺分部的诊脉方法。也正是由于这种脉诊方式的演变,经典中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的六经体系逐渐转变为后世以脏腑辨证为主导的八纲体系。
3.治疗方式:在经典整体脉诊疗思路下,对于针灸治疗,《灵枢》先以人迎气口脉定经,再以五脏脉定位所要针刺经脉的五输穴,根据呼吸进行补泻,重新通过呼吸将人体气机状态调整匀平。用药上,《素问》根据《玉机真脏论》的五脏脉划分虚实,以《脏气法时论》记载的五行用药法象为核心,通过药的气味偏性对人体之气的异常进行调整。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经典的经络体系为指导发展了六经选方用药法。《脉经》以后,由于对经典的人迎气口脉位置和五脏脉具体操作等信息的认知逐渐模糊,脉诊进入了左右手分部脉法时期。针灸的定经选穴直接以《脉经》为基础,将左右手寸关尺联系相应经络脏腑,用药上注重对局部脉的细节把握,这种分部诊脉方法虽然在整体的把握上稍逊于经典时期的脉诊,但对痰饮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和脏腑生理病理的认知则在经典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化和丰富化,治疗方式更为多样化,发展出了众多医学流派。
4.脾胃病诊疗:脉诊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为脾胃病的诊疗理论不断丰富提供了临床支持,李东垣的“升阳”思想建立和叶天士的“胃阴”理论提出都与脉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研究结论:
立足于“气”的角度,摸脉力度以“菽”为重,是破解经典诊脉方法的关键。中医脉诊方式由经典时期的整体脉到后世的局部脉的演变,直接促成了脾胃病理论和诊疗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