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颗粒吸附磷的规律及微观形貌变化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带来突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水体中存在泥沙运动,特别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泥沙输沙量较大,泥沙在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泥沙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吸附改变了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又使泥沙自身形貌和输移特性发生变化,研究泥沙与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基础。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对泥沙吸附磷的规律及其形貌变化进行了探讨,采用的研究手段和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先进的扫描电镜对泥沙颗粒的微观形貌观测发现:天然状态下的泥沙颗粒表面形貌十分复杂,常附着大量污染物质,与清洗干净的泥沙差异较大。为比较干净泥沙与被污染泥沙的差别,研究以KH2PO4溶液为吸附剂,完成了在不同吸附剂浓度和泥沙浓度条件下的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并采用气体吸附法观测吸附后泥沙颗粒表面的孔隙特征,发现颗粒表面1-10nm的孔隙在受污染前后体积变化最明显。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泥沙比表面积减小,孔体积减小,平均孔径增大,在污染过程中孔径较小的孔隙逐渐被填充。进一步又采用能量弥散X射线能谱仪(EDS)对吸附后泥沙的表面元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泥沙颗粒表面的磷元素分布与颗粒表面的微结构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分析泥沙颗粒吸附磷的规律可见:吸附包括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个方面,其中物理吸附速度很快,是个可逆过程;而化学吸附比较缓慢,属于不可逆过程。在水流剪切力的不断作用下,能够稳定吸附在颗粒表面的磷酸根离子大多应是与颗粒表面通过化学作用结合的离子,因此吸附平衡时污染物应大多集中在水流剪切力较小的孔隙之中,导致这部分孔隙被大量填充。在电镜实验观测的基础上,论文用数学方法描述了清洗泥沙颗粒的形状和表面结构,并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构建了数学泥沙的研究平台。该平台可以表征泥沙颗粒的三维形貌,同时也能反映出泥沙颗粒表面上每个微区的磷吸附规律。用该平台结合吸附动力学方程可以用来完善已有的水沙和水质数学模型,完善后的模型已经应用到北运河流域和岩滩水库的污染物迁移及泥沙输移计算之中,并取得了满意的计算效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享受着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体验着手持信息设备带来的生活情趣,也经历着呼机、手机、PDA相继握在手中的快感.科研成果如此迅速的转化为产品,是否快得令你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广泛讨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新世纪城市建设规划考虑的重点问题。城市生态用地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载体,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
【研究背景】60kD SSA/Ro(Ro60)抗原广泛分布于正常人体的肝、肾、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组织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抗Ro60抗体存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应从低年级开始,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进行写话训练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