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驯鹿和梅花鹿茸顶端组织生长调控相关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差异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鹿茸是哺乳动物中惟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器官,且能够无癌变迹象的快速增殖生长,是人类医学领域开展创伤修复、器官再生和肿瘤等研究的独特模型。鹿茸通常是鹿科动物雄性的特征,而驯鹿则是雌、雄都能生茸的鹿科动物。驯鹿的雌、雄鹿茸之间,以及其与其他鹿科动物雄性鹿茸之间有诸多明显的表观差异,比如分支大小、数量、粗细、复杂程度及再生脱落时间等。从遗传上探究、阐明这些表观差异的内在分子机制,已经是科学界极富挑战力的焦点科学问题。参与调控鹿茸生长发育的基因正在被逐一发现,其调控机制与功能也在被逐步揭示,这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在“同一鹿种鹿茸组织与其他组织、不同鹿种鹿茸组织、雌雄鹿茸组织(仅驯鹿)”的调控与表达差异奠定了基础。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可以通过调控目标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在生命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因此,从分析鹿茸DNA甲基化的角度入手,研究DNA甲基化差异,将对在分子水平阐明驯鹿的雌、雄鹿茸之间,以及其与梅花鹿等其他鹿科动物鹿茸之间表观遗传机制上的差异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同龄健康的成年雌雄驯鹿和梅花鹿为研究对象,以雌雄驯鹿、梅花鹿茸顶端间充质及血液组织为试验材料,选取10个与鹿茸生长调控相关并极有可能直接导致表观遗传差异的基因(COL1A1、COL6A3、DKK1、IGF1、KGF、NGF、OPN、RUNX1、S100A4、STAT1),对其启动子区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SP技术研究10个基因在雌雄驯鹿、梅花鹿的鹿茸顶端间充质及其血液组织的DNA甲基化模式,进而分析在不同组织间的DNA甲基化差异并探究其所致表观差异的调控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克隆得到驯鹿源、梅花鹿源的10个鹿茸相关基因部分启动子序列,且与白尾鹿的同源性均达到98.3%以上,并与牛、羊等偶蹄目动物也有较高同源性(85.8%以上),都具有核心启动子元件、CpG岛和核心启动子区域或位点等启动子的典型特征。2、10个基因在相同组织、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中都有不同的DNA甲基化模式,甲基化率(0.00±0.00)%~(91.70±1.39)%。COL6A3、NGF、OPN、S100A4 基因在各组织都发生不同程度的DNA甲基化,COL6A3基因在血液组织的甲基化率最高[(73.50±0.75)%~(83.53±2.99)%]。COL1A1、DKK1、IGF1、KGF、RUNX1、STAT1 基因并非在所有组织都发生DNA甲基化,如KGF基因在雄性驯鹿和梅花鹿茸甲基化率分别为(45.53±3.87)%、(42.20±1.91)%,而在雌性驯鹿茸未发生DNA甲基化;RUNX1基因则只在雌性驯鹿茸中发生低水平的DNA甲基化[(3.33±1.44)%]。3、在10个基因启动子序列的CpG二核苷酸位点的DNA甲基化模式中,不同基因的甲基化受到各自基因启动子序列中CpG二核苷酸位点甲基化程度的影响;而同一基因启动子区在不同组织的DNA甲基化模式受到CpG二核苷酸位点甲基化差异的影响。4、比较分析雌性驯鹿、雄性驯鹿、梅花鹿的鹿茸顶端间充质及其血液组织的DNA甲基化差异发现:雌、雄驯鹿茸顶端间充质组织:(1)雌性在COL6A3、NGF、OPN、RUNX1、S100A4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雄性(P<0.05),其在雌、雄性的甲基化率分别是(16.83±1.10)%、(6.63±1.31)%,(33.90±3.57)%、(17.20±3.57)%,(36.83±5.86)%、(18.10±0.87)%,(3.33±1.44)%、(0.00±0.00)%,(27.80±1.28)%、(21.67±2.17)%;(2)雌性在 IGF1、KGF 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雄性(P<0.05),其在雌、雄性的甲基化率分别是(6.40±0.52)%、(7.20±1.28)%,(0.00±0.00)%、(45.53±3.87)%;(3)雌、雄性驯鹿在COL1A1基因均未发生甲基化,在其它2个基因的甲基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驯鹿、梅花鹿茸顶端间充质组织:(1)雌性驯鹿在COL6A3、NGF、RUNX1、S100A4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梅花鹿(P<0.05),而在KGF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梅花鹿(P<0.05),其在雌性驯鹿、梅花鹿的甲基化率分别是(16.83±1.10)%、(7.10±1.93)%,(33.90±3.57)%、(21.57±1.21)%,(3.33±1.44)%、(0.00±0.00)%,(27.80±1.28)%、(5.03±1.44)%,(0.00±0.00)%、(42.20±1.91)%;(2)雄性驯鹿在 IGF1、KGF、S100A4 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梅花鹿(P<0.05),在COL1A1、NGF、OPN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梅花鹿(P<0.05),而在RUNX1基因均未发生甲基化,其在雄性驯鹿、梅花鹿的甲基化率分别是(2.23±0.92)%、(0.00±0.00)%,(91.70±1.39)%、(90.30±0.52)%,(21.67±2.17)%、(5.03± 1.44)%,(0.00±0.00)%、(2.40±0.00)%,(17.20±3.57)%、(21.57±1.21)%,(18.10±0.87)%、(35.70±1.40)%,(0.00±0.00)%、(0.00±0.00)%。在其余基因的甲基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驯鹿血液组织:(1)雌性在COL6A3、OPN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雄性(P<0.05),在COL1A1、KGF、S100A4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雄性(P<0.05),其在雌、雄性的甲基化率分别是(83.53±2.99)%、(77.10±4.03)%,(80.00±1.40)%、(52.40±0.87)%,(3.47±0.61)%、(6.40±0.00)%,(86.70±0.00)%、(91.70±1.39)%,(6.70±0.90)%、(10.03±2.25)%;(2)雌、雄性在其它5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驯鹿、梅花鹿血液组织:(1)雌性驯鹿在COL6A3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梅花鹿(P<0.05),而在COL1A1、KGF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梅花鹿(P<0.05),其在雌性驯鹿、梅花鹿的甲基化率分别是(83.53±2.99)%、(73.50±0.75)%,(3.47±0.61)%、(5.87±0.46)%,(86.70±0.00)%、(90.30±0.52)%;(2)雄性驯鹿仅在OPN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梅花鹿(P<0.05),其甲基化率分别为(52.40±0.87)%、(78.07±2.97)%;(3)雌雄性驯鹿、雌性驯鹿与梅花鹿、雄性驯鹿与梅花鹿分别在5个、7个、9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驯鹿茸顶端间充质与其血液组织:鹿茸顶端间充质组织在COL1A1、COL6A3、IGF1、KGF、OPN、STAT1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其血液组织(P<0.05),在NGF、RUNX1、S100A4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其血液组织(P<0.05),其在鹿茸间充质、血液组织的甲基化率分别是(0.00±0.00)%、(3.47±0.61)%,(16.83±1.10)%、(83.53±2.99)%,(0.00±0.00)%、(6.40±0.52)%,(0.00±0.00)%、(86.70±0.00)%,(36.83±5.86)%、(80.00±1.40)%,(0.27±0.12)%、(1.53±0.29)%,(33.90±3.57)%、(27.33±119)%,(3.33±1.44)%、(0.00±0.00)%,(27.80±1.28)%、(6.70±0.90)%。雄性驯鹿茸顶端间充质与其血液组织:(1)鹿茸顶端间充质组织在COL1A1、COL6A3、IGF1、KGF、NGF、OPN、STAT1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其血液组织(P<0.05),在S100A4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其血液组织(P<0.05),其在鹿茸间充质、血液组织的甲基化率分别是(0.00±0.00)%、(6.40±0.00)%,(6.63±1.31)%、(77.10±4.03)%,(2.23±0.92)%、(7.20±1.28)%,(45.53±3.87)%、(91.70±1.39)%,(17.20±3.57)%(29.23±1.37)%,(18.10±0.87)%、(52.40±0.87)%,(0.20±0.20)%、(1.70±0.20)%,(21.67±2.17)%、(10.03±2.25)%;(2)雌、雄性驯鹿茸顶端间充质与其血液组织分别在9个、8个基因上的甲基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梅花鹿茸顶端间充质与其血液组织:鹿茸顶端间充质组织在COL1A1、COL6A3、IGF1、KGF、NGF、OPN、S100A4、STAT1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其血液组织(P<0.05),其在鹿茸间充质、血液的甲基化率分别是(2.40±0.00)%、(5.87±0.46)%,(7.10±1.93)%、(73.50±0.75)%,(0.00±0.00)%、(5.83±1.44)%,(42.20±1.91)%、(90.30±0.52)%,(21.57±1.21)%、(28.57±1.40)%,(35.70±1.40)%、(78.07±2.97)%,(5.03±1.44)%、(8.90±0.52)%,(0.00±0.00)%、(1.40±0.36)%。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与其所发挥的调控功能差别密切相关。本研究针对鹿茸生长发育调控相关基因DNA甲基化差异的研究结果,为揭示雌雄驯鹿茸间、及其与梅花鹿茸间的表观差异及相关生茸调控机理提供了基础理论积累,同时对进一步开展组织器官再生、损伤修复及肿瘤癌症等一系列人类医学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两种接尿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科老年女性患者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女式尿壶)和对照组(传统便盆)。对两种接尿器的操作时间、使用后床单尿湿情况
对中国基础油脂化学品生产工艺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进行了对比,说明我国油脂化学工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提出成立中国油脂化学家协会,加强油脂化工大联合的初步建议.
<正> 当油画《1978年夏夜》在四川省青年画展中与观众见面之后,我收到了很多反映,归纳起来有三点:一、《夏夜》画面的时代感不强,色调太暗,给人以一种浓厚的病态感;二、缺乏
我公司专业制造压缩机,由于曲轴的规格品种繁多,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简单可行的曲轴夹具,本文以加工我厂设计的两拐曲轴为例,介绍笔者设计的简易夹具及该工装的用法。
对模块化设计技术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回顾,针对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产品数据多视图以及各视图间复杂转换的特点,根据船舶设计制造壳、舾、涂一体化和设计、制造
2006年12月29日,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颁发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西柏坡发电公司党群工作贯标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 December 29, 200
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红/绿/蓝/暖白(R/G/B/WW)四色发光二极管(LED)白光混合方法。该方法根据多基色混合白光光源相对光谱功率分布(SPD)符合线性叠加原理,采用1
采用0.05%、0.10%和0.20%3种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液体培养过程中的蝴蝶兰类原球茎进行1、3和7d的诱变处理,考察各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态、组织学特征及其分化成苗的状况,并对
通过改变高度(20--110 cm)来分别测量下悬盘、圆盘、圆柱及两叠加圆盘的转动惯量,根据测量误差来分析高度变化对转动惯量测量值的影响。实验发现,高度在20--60 cm范围内的测量
<正>一半骨灰静静地躺在玉门"老一井"旁,那是邹明一生最牵挂的地方。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3月16日接见原资源委员会负责人孙越崎时,指出他们解放前夕有组织、有领导的护厂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