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产物,谣言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谣言有其自强不息的生命力,从诞生之日起到如今,非但没有消退之意,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衍生的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便是最好的证明。2015年6月24日上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其分报告《新媒体时代的“假新闻”现象与治理对策研究》对2014年传播较广、比较典型的92条假新闻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发现有59%的虚假新闻首发于微博(1)。虽然我们不能将谣言与假新闻等同视之,但为数众多的虚假谣言让很多人都将二者等同,而且近六成的数据首发于微博又一次将微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自媒体时代的宠儿,微博从诞生之日起就因其简捷性、开放性受到了公众的欢迎,不仅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从“微博打拐”到“微公益”,从“微博反腐”到“微监督”,微博都承载着满满的正能量,但是不容否认,微博谣言也一直是微博为世人诟病的症结所在。随着公民话语权的提升和信息透明度的增强,谣言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殆尽,而是愈演愈烈,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群体事件并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由此,我国很多学者采取消极的态度看待谣言,在微博谣言的研究上也延续了这一看法,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其扰乱正常的舆论环境,建议将其一网打尽。虽然微博谣言的危害很大,但是也不可否认其在民间舆论场的特有价值,无论是弥补信息空白,迫使官方开口,还是质疑官方信息,进行舆论监督,微博谣言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及特有价值。基于这一点,本文欲从舆论学的视角对微博谣言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微博谣言对微博舆论产生的影响,最后立足于对微博谣言的应对研究,旨在降低微博谣言的负面效应,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微博舆论环境。首先,对谣言的概念进行辨析,并提出谣言的本质是一种信息,真假不是谣言的界定标准,从而否定了将谣言简单等同于虚假信息的错误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微博谣言的概念,并对微博谣言与传统谣言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区分,明确微博谣言的特点。其次,对舆论和舆论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提出微博舆论场属于民间舆论场的观点,为最后应对策略的分类奠定基础,然后探讨微博谣言与微博舆论的关系,提出微博谣言是一种畸形的舆论形态。随后,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探讨微博谣言对微博舆论的影响。受制于谣言等于虚假信息的错误观念,一提到微博谣言,人们便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其讨论正常的舆论环境,建议将其一棒子打死,殊不知区别于官方消息,微博谣言往往在填补信息空白、寻求事实真相、表达民意诉求、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忽略这些积极影响不仅有违客观现实,而且不利于根治微博谣言,所以首先从正面探究微博谣言对舆论形成的影响。此外,虚假微博谣言的危害性我们有目共睹,特别是在矛盾丛生、官方公信力受损的当下,人们往往会选择相信微博谣言并将其当成事实的真相来传播,如此一来虚假微博谣言势必会误导舆论,引起民众恐慌、造成社会混乱甚至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接下来从负面探究微博谣言产生的影响,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最后,根据微博谣言对舆论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提出如何应对微博谣言降低其负面效应,包括民间舆论场内部自身的应对措施和官方舆论场外部监管的应对策略。从微博自身来说,包括借助网民的力量辨别虚假谣言、提升微博辟谣账号的影响力、微博舆论领袖正确引导舆论、网民提升媒介素养;从外部监管来说,包括加强对民间舆论的监测、加强对网络的管制、关注民意诉求、立足解决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