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城段中轴线南北大街街道表皮特质初探——西安明城区城市形态深层结构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在过去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对于明城格局及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卓有成效,但是明城区改造过程中大拆大建的现象却比较严重,作为明城区历史遗存主体内容的城市形态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这使得保护的问题日益凸现。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在发展的同时如何解决明城区保护的问题就变得迫在眉睫。 由此论文指出历史街道是历史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城区改造后城市形态的变化在街道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同时街道表皮是街道形态变化最为直观的体现,它包裹在街道物质实体的外部,能够直接展示街道改造后的成果。通过对街道表皮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总结街道建设改造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由此可以进一步揭示影响明城区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因素,这些对于明城区的合理改造是有借鉴意义的。 在此基础之上论文对研究所必须的理论准备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指出研究的基础是国内外已经形成共识的各类历史地段保护宪章,研究手段借鉴了类型学理论的研究手法。在定义了街道表皮之后,提出了历史城市中街道表皮的概念,建设和改造的街道是否具有历史特点就成了评判它是否适合于历史城市,是否会对历史城市造成破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后在街道层面和表皮层面两个层级上全面分析了南北大街的现状,在街道层面,对历史沿革、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划分方式、街道平面等几个直接影响街道表皮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街道表皮的变化;在表皮层面,通过对于表皮材料、色彩、轮廓、高度等要素以及作为表皮组成部分的广告和绿化的变化分析总结了南北大街街道表皮的变化趋势,指出表皮的变化对于街道历史形态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最后对于南北大街的街道建设改造情况做出了比较综合的评价,回顾了影响街道建设的指导思想,认为八十年代以来街道建设总的来说不利于明城的保护,而且不恰当的建设行为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分析了西安古城保护思想哪些思路被证明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明城区建设改造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对策。
其他文献
研究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建筑复合界面的各种构成手法其实早在传统建筑中就已存在,如传统柱廊、大台阶、民居中的吊脚楼、重檐坡屋顶等,这些形式大多与当地气候或文化有关。可在现
本文在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空间意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再生传统意象是能使现代城市空间尤其是居住性街道空间重焕生机的城市设计思路。中国灿烂的城市建筑文化,是我国各民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将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突破点。到2012年,以小城镇为核心支点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到7.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2160亿
我国山地环境复杂多变且量大面广,山地城镇发展和山地人居环境建设是重要的国家战略问题之一。山地城镇和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好坏,会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山地人
本论文通过对区域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入了解,针对内蒙古地区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实际情况,认识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及城镇体系发展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当前世
本课题从材料应用的角度出发,以金属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从结构、表皮、构造以及材料本身的表现这四个方面总结了金属材料在旧建筑改造设计中的表现方式、原则和策略,并通过
儿童令人着迷,儿童非常重要,这两个非常好的理由促使我们想对儿童了解得更多一些。幼儿园是承载学龄前儿童即幼儿生活的主要建筑空间,全世界大约有80%的儿童是在幼儿园里度过自己
当前,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商业综合体的存在使得城市的可利用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然而地下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火
商业建筑是城市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式最丰富的公共建筑,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建设数量突增。室内街作为建筑内部的一种空间形式,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它在优化交通
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城市化日益加速的局面。与此同时,各种城市问题相继出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