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CGSS2006等数据库研究发展模式下中国政府转型下的主观幸福感问题,使用现代微观计量技术分析了政府行为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总结和比较了福利经济学、当代社会学以及当代心理学对幸福感测算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政府在“发展主义”目标下中国政府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来看待政府在直接追求GDP与直接追求主观幸福感上的权衡和取舍问题的矛盾与均衡,虽然目前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有待争议的开放性议题,但为将来我国政府的政策指向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 首先,对宏观税负、财政支出结构、收入差距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宏观税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总体而言,政府公共支出增进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3)从支出结构上看,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负面效应,政府用于科教文卫支出和社保支出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效应。(4)收入差距扩大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负面效应。(5)市场化进程对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鉴于此,规范政府基建投资,提高民生支出比例,对于缩小收入差距、降低税负、推动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v其次,对1998年我国住房市场转型以来的城市住房价格、住房产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考虑了是否拥有住房的“自选择”问题,使用PSM、HTE和Ivtreatreg等技术进行了估计。发现:(1)城市房价上涨程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房价上涨越快民众主观幸福感越低;(2)住房产权状况和幸福感显著相关,仅有一套房产者和多房者幸福感显著高于租房者,多房者幸福感显著高于仅有一套房产者;(3)房价上涨对租房者幸福感具有显著负效应,对多房者和仅有一套房产者的幸福感带来显著正向效应且对多房者的幸福感的正向效应显著高于仅有一套房产者;(4)住房质量显著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 最后,分析了政治资本、集体行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讨了拥有政治资本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构建了有序logit模型和半参数非参数模型来分析这一机制。研究发现:(1)一般来讲,拥有政治资本的个体的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个体。(2)在控制了实际GDP后发现,拥有政治资本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将会下降。(3)下岗、环境污染显著降低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且对拥有政治资本的个体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这些发现对于转型经济体下的中国社会如何转变政府的职能和规范政府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