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孟子的“良知说”,重点放在该学说的理论构建和道德价值方面。理论建构方面从“良知”这个概念入手,考察其历史渊源,详述孟子“良知”的内容。本文采用材料分析的研究方法,立足古代原始文献资料,并辅之相关论文及著作。首先就其历史发展来考察,一方面追溯它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考察它对后世的影响。其次,挖掘其现代价值。最后,对其进行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外塑其体系的完整形象,内述其个部分之间清晰的内在联系。由综合分析论证导出结论:即“良知”的道德与理论价值。孟子的“良知”是一种“不虑而知”的心理活动,一种内在的直觉与道德的起源。于孟子而言“良知”乃“四心”的发端,且与其“性善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天人合一”的境界为其道德归宿,欲达此境则必“存心”、“养性”,保存本有的“良知”。因此,“良知”就如同一根线,将孟子的思想串联成一个体系。“良知”这一范畴自孟子提出之日起,便动态发展,及至宋明被发展到顶峰。陆九渊赞同孟子的“良知”说,并通过扩充“心”的功能,将此“良知”演绎、发展为“本心”。因此,他的“心”有具有了新的意义。在陆九渊那里,“心”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谓“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进一步完善孟子和陆九渊的“良知”体系,提出了“致良知”。他继承孟子的“良知”说,并进一步将“良知”做为他哲学理论的基础和重心。王阳明对“良知”做了本体论改造,把“良知”直接等同于“天理”。他认为“良知”为“心”之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王阳明把“良知”看成是造化的精灵,“天”、“地”、“鬼”、“帝”、“物”,皆出自“良知”。同时他还提出“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孟子带有的鲜明伦理色彩的“良知”拉入道德实践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孟子“良知”的实质及其在后世的发展和影响,揭示其道德价值,不仅揭示“良知”在中国传统道德哲学里具的价值,而且重点突出它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