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逐渐步入了高速增长期,2013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2014年,我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超过流入量,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虽然在2017年我国经历了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首次下降,但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三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国。目前很多学者均从国家层面与产业层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而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多是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上市公司数据库却少有人涉及。因此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采取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研究企业异质性因素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本文首先在整理和回顾国内外学者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介绍了企业异质性的概念、理论与对外投资相关理论,及企业异质性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分析,为论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核心的企业异质性理论认为: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会进行国际化经营,并且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其次,本文从国家层面上概述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最后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库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名录两个数据库相结合进行筛选,共选取2005-2013年间共9年的企业数据,运用Probit二值选择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问题。我们选取了LP方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将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人力资本、企业成立年限、是否拥有国有资本、是否拥有外商资本作为控制变量,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我们将滞后一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并且还采用了索洛剩余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近似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企业经营年限以及是否为外资企业均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而资本密集度、是否为国有企业显著为负,说明以上变量对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后又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除纺织服装行业外的其他细分行业中,全要素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和成立年限均显著为正,而企业资本密度的影响在各行业间有所差异,其中在食品饮料与纺织服装行业等低资本密度的行业显著为负,而在机械设备、金属石油化学等高资本密度的行业显著为正。同时和上文相同,我们采用滞后一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并且还采用了索洛剩余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近似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但是在包含近似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性检验中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率系数重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但在考虑到近似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后,我们仍认为该部分的回归结果是稳健的。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企业层面:第一,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企业规模;第二,重视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水平;第三,明确自身优势与东道国特征;第四,强化与各方的沟通。国家层面:第一,完善对外投资法制建设;第二,制定全面的支持政策体系;第三,加强不同行业的项目指导;第四,加强各国政策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