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β-羟基脂肪酸是一类具有重要活性的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合成、药物研发和生物材料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可再生的脂肪酸一步氧化生成β-羟基脂肪酸是一种理想、直接且经济的制备方法。但如何在含有多个C-H基团的脂肪酸中对β位点实施氧化,在化学和生物体外合成都极具挑战性,且尚未实现。过氧化物酶P450Bsβ可以利用过氧化氢以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脂肪酸为底物催化生成α-和β-羟基脂肪酸,同时伴随一定量的1-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羟基脂肪酸是一类具有重要活性的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合成、药物研发和生物材料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可再生的脂肪酸一步氧化生成β-羟基脂肪酸是一种理想、直接且经济的制备方法。但如何在含有多个C-H基团的脂肪酸中对β位点实施氧化,在化学和生物体外合成都极具挑战性,且尚未实现。过氧化物酶P450Bsβ可以利用过氧化氢以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脂肪酸为底物催化生成α-和β-羟基脂肪酸,同时伴随一定量的1-烯烃产生,因此P450Bsβ是一个区域选择性差的酶。而且P450Bsβ的底物特异性很高,仅能较好的催化碳链长度大于10的脂肪酸,对短链脂肪酸基本没有催化能力。所以提高P450Bsβ的区域选择性和拓宽底物范围,发展一种以脂肪酸为底物直接生成β-羟基化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意义。我们实验室近期对P450BSβ催化脂肪酸脱羧生成1-烯烃的研究中,发现P450Bsβ蛋白能够经过定向进化改造拓宽底物范围和提高区域选择性。在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希望对P450BSβ蛋白继续进行定向进化筛选得到可以专一、有效催化β-羟基短链脂肪酸的突变体。首先我们基于P450BSβ脱羧酶突变体良好的底物范围,直接在该突变体的基础上对影响P450BSβ羟基化的位点进行组合饱和突变筛选,希望将P450Bsβ脱羧酶突变体改造成较专一生成β-羟基脂肪酸的突变体。但是在进行了多轮的筛选后,始终无法解决抑制1-烯烃的问题。于是,我们改变了定向进化策略,以野生型P450BSβ为母本重新筛选既能够接受C6脂肪酸又可以专一生成β-羟基脂肪酸的突变体,我们选取了 P450BSβ-棕榈酸复合物结构中底物C1-C8 8 A范围内的可能影响P450BSβ羟基化的潜在位点,对它们的逐一饱和突变筛选中发现V74、L78、Q85、V170和G290这五个位点能够提高该酶β-羟基化的选择性,然后对它们进行了逐轮的饱和突变筛选,并最终获得了 P450BSβ-L78I/Q85H/G290I突变体。可以催化C5-C18链长的饱和和不饱和的天然脂肪酸以及带各种官能团的非天然脂肪酸底物,且大部分底物的转化率都在90%以上,β-羟基化的选择性在75%以上。本研究成功拓宽了 P450BSβ的羟基化底物范围,为P450BSβ在合成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硒作为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生长、免疫及繁育等多种生理过程。日粮硒的缺乏被认为是机体产生与氧化应激或炎症相关慢性疾病的诱因之一。目前尚无关于高羊毛氨酸硒(Selenohomolanthionine,SeHLan)对肠道免疫屏障影响的研究报道。本试验选取18只Wistar孕鼠,饲喂无硒的基础日粮,随机分为缺硒组、正常硒对照组和富硒组,并在饮水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0.03mg/kg、0.15m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致瘤性的由鸡甲型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致命的T细胞淋巴瘤,它也是一种自然病毒诱导的鸡肿瘤模型。现有疫苗可以预防MDV引起的肿瘤,但不能有效地防止MDV的传播或感染,导致越来越强毒力的毒株出现。Meq蛋白与MDV毒力的潜伏期、转化和进化均有关,Meq蛋白的表达是T细胞转化为淋巴瘤细胞的关键。目前,经免疫后的鸡群中既存在弱毒疫苗株也存在持续进化的野毒株,甚至出现了疫苗无
目的早产儿脑损伤(BIPI)是指由于围产期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脑出血或缺血性改变,并出现中枢性呼吸暂停、惊厥、肌张力、原始反射异常等临床症状。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需要依靠头颅彩超、头颅MRI、脑电图等助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活、无创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动态监测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及时发现BIPI。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
目的:以Robson十分类法为基础,联合剖宫产手术指征,对我院2015-2019年剖宫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剖宫产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院住院分娩、且分娩孕龄≥28孕周、活胎、非因胎儿畸形引产的1785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受试者相关临床病例资料,包括分娩孕龄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具有严重危害性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猪是沙门菌的主要宿主之一,我国是猪肉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加强猪源沙门菌的监测和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调查了扬州地区猪源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和血清型分布特点,并对分离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和分子分型研究,以期为猪生产链中沙门菌的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材料依据。一、扬州地区猪源沙门菌的污染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它关系到防洪、供水、供电、粮食、生态等方面。以往的水利工程建筑受财力、政治环境和审美观点的限制,设计往往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唯一需求,加之水工建筑本身的限制性,水利建筑物的形象单一、重复、厚重、单调。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关注水利工程的美化设计,包括工程的生态设计以及建筑物的造型设计。近些年来,在世界建筑风格多元化的背景下
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呼吸和泌尿生殖系统。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基因型众多,可分为Ⅰ~Ⅵ群及不同亚群,其中GVI-1基因型(又称TC07-2型)毒株于2007年在我国广东省首次被分离鉴定,随后在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相继出现。流行病学监测显示,近年来GVI-1基因
目的:通过对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改良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治疗此类骨折时选择合理内固定方法提供临床策略。方法:选取24个完整成年人股骨防腐处理的标本,按照改良Pauwels 70°进行股骨颈截骨,制作垂直剪切型股骨颈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个,分别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固定:①A组:采用单纯三枚空心螺钉倒“品”字形固定。②B组:采用空心螺钉联合1/3管
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 virus 1,BoHV-1)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的病原体,是感染牛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感染之后能够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眼结膜和神经等多种组织器官的炎症。该病毒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对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发现BoHV-1在潜伏感染的感觉神经元及裂解性感染的细胞
奶牛产后产道开放,子宫常被病原菌感染,引起奶牛子宫炎或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导致奶牛繁殖性能下降,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诱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其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可以通过结合 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