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和泪膜的影响,探究术后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和角膜屈光力改变的原因,提高对小梁切除术后干眼和视力波动的认识,为进一步指导青光眼患者的术后治疗,减轻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资料完整的接受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2例(5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14天、30天和90天对患者行角膜地形图,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I,STI),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 of cornea,FL),泪膜脂质层光干涉检查,并根据Schein等制定的干眼调查表对主观症状评分。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了解术前、术后的差异,寻找其变化规律。
结果:
1.小梁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1.1 主观干眼症状调查表评分:
干眼症状调查表评分平均值术前为18.56±5.37分,术后7天、14天、30天、90天分别为21.56±5.92分、21.93±5.43分、22.96±5.05分、20.23±5.60分。与术前相比,术后7天、14天、30天干眼症状调查表评分均有所增加,提示干眼症状较术前加重。经统计学处理,术后7天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4天、30天与术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4天和30天时主观症状最为明显,90天时评分有所降低,与术前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泪膜脂质层光干涉图像:
术后泪膜光干涉图像Ⅲ级、Ⅳ级的人数较术前增多。正常比率术前为78%,术后7天、14天、30天、90天分别为56%、52%、48%和64%,以术后30天时为最低,术后90天时有所恢复。术后7天、14天、30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天与术前相比,正常比率低于术前,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3 泪膜破裂时间(BUT):
泪膜破裂时间术前平均为9.65±3.59s,术后7天、14天、30天、90天分别为8.17±2.45s、7.72±2.44s、7.46±2.54s、10.51±3.12s。经统计学处理,术后7天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4天、30天与术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4天和30天时降低最为明显,术后90天时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患者主观症状调查一致。
1.4 泪液分泌试验(STI):
泪液分泌量值术前平均为11.89±4.21mm,术后7天、14天、30天、90天平均值分别为8.96±3.10mm、9.05±3.41mm、9.80±2.95mm、12.56±4.73mm。术后7天、14天、30天的泪液分泌量值均比术前明显减少,统计学具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天和14天时分泌量值降低最明显,至术后90天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1.5 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
50例患者术前8例有角膜点状荧光素着色,7天时荧光素着色阳性患者增至21例,14天时为19例,30天时为17例,90天时为9例。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术前为1.02±0.32分,术后7天、14天、30天、90天平均积分分别为2.74±0.75分、2.39±0.59分、2.28±0.56分、1.09±0.39分。术后7天、14天、30天明显高于术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天时积分值达峰值,术后90天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2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的影响: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主要是使垂直方向的屈光力增加(7、14、30、90天时分别增加1.6D、1.37D、0.98D、0.53D),水平方向的屈光力减少(7、14、30、90天时分别减少1.03D、0.84D、0.64D、0.07D),产生循规性散光。且垂直径屈光力增加的幅度大于水平径屈光力减少的幅度。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均以术后7天时最为明显,14天和30天时逐渐恢复,至90天时水平径的屈光力与术前基本一致,仅相差0.07D,而垂直径与术前相比尚残留0.53D。小梁切除术不仅对周边角膜有影响,对中央角膜亦有影响。
结论:1.小梁切除术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降低泪膜的稳定性,导致干眼的发生。2. 小梁切除术造成角膜屈光力的改变,使垂直方向的屈光力增加,水平方向的屈光力减少,产生循规性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