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铜互连热应力仿真分析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发展到深亚微米技术时代,Cu/Low-k互连已经取代了Al/SiO2互连,铜互连是决定集成电路性能、可靠性、生产率和成本的重要因素。然而,铜互连的可靠性问题直接影响着芯片的集成度、器件密度、时钟频率以及功耗而成为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应力迁移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铜制程中严峻的挑战。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3D)有限元模型来分析Cu互连系统的热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解释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材料对铜互连热应力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改变铜互连线的阻挡层的材料以及阻挡层的厚度,对比分析阻挡层材料对铜互连热应力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不同电介质材料对铜互连热应力的影响。最后,研究新工艺铜互连结构对热应力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应力迁移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用来指导电路的版图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TaN相比,ZrN作为铜互连线的阻挡层材料更具有优越性,铜互连结构的热应力降低,而铜互连线中热应力随着阻挡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了不同电介质层结构Cu/SiLK和Cu/TEOS中阻挡层厚度对铜导线热应力的影响,更深入研究了底部阻挡层和侧壁阻挡层中的应力的分布情况。用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础的low-k电介质材料取代传统的SiOX,铜互连线的张应力明显降低。通过对电介质材料的参数性能进行分析,说明在一定的限制内,降低low-k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CofficientofThermalExpansion)或者提高low-k材料的杨氏模量都可以有效的缓解铜互连结构的塑性变形。比较Cu/TEOS结构和Cu/SiLK结构的失效模式。铜导线和通孔界面处的热应力随着通孔进入到下层金属铜导线M1中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通孔底部界面处产生空洞及其空洞成核的可能性变小,铜互连系统的变形也变小。通孔附近有电介质凹槽的铜互连结构中静水应力比没有电介质凹槽的铜互连结构高。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终端手机的电路从初始时的分立部件发展到现在的集成度高的模块。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GSM网络,涵盖900MHz和1800MHz频段,并且EDGE与GSM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从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到住房商品化,始终围绕住房的保障属性和商品属性展开。依照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住房改革理论与
欧洲核子中心的强子对撞机位于法国与瑞士边境地下108米处,周长约为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对撞机运行时,能量强大的质子流在其内部经过加速以99%的光速进行对撞,在一个极小的
本文介绍了GTEM小室的研究背景和发展情况,以及GTEM小室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应用。叙述了GTEM小室特性阻抗和场分布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建立了GTEM小室的模型,并对该GTEM小室模
中国轻工业品出口竞争力亟待提高海成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一部分轻工业品(如鞋类、包袋、玩具、黑白电视机等)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一些产品在出口数量上或金
创始人齐克森米哈里给心流体验的定义是:“个体完全投入某种活动的整体感觉。当个体处于流体验状态时,他们完全被所做的事深深吸引,心情非常愉快并且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根
基于有机半导体/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从出现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不仅传承了有机半导体可溶液加工的优点,而且通过与另外一种功能性的绝缘高分子材
沉默的课堂学习者,其学习的质量一定不高吗?“开朗”难道一定是达至优质学习的唯一通途吗?结合中国学生浸润其中的教育文化,对南京大学通识教育学情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数字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计方法已产生了深远的变革。传统“硬设计”的系统设计方法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以CPLD/FPGA等可编程逻辑器件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
板条激光放大器具有系统稳定可靠,寿命长,能量转换效率高,输出光束方向好、发散角小、频率稳定、质量高等大量优点,而且体积小、结构简单,因而广泛应用于科研、军事、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