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其表土层含有丰富的有机腐殖质、土壤酶和微生物等物质,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直接的基础和载体,具有较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来供应和协调农作物的生长。现如今非农建设项目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日益增加,各类非农生产建设项目进驻城郊及山区,大量耕地被临时性或永久性占用,土体结构受到扰动,大量优质表土资源被占压和流失,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威胁。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目前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表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具有很高的服务功能价值。因此开展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刻不容缓,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过程中,既能够减少原耕作土壤结构的破坏,快速恢复土壤肥力,又有助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最终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占补平衡。只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耕地表土资源的价值,意识到开展表土剥离再利用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平衡,美化农田景观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抢救性工程,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耕地表土资源,促进表土资源的可持续用。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国家重点大型建设项目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表土剥离再利用相关政策制度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资料,以南水北调渠首地的滔河、马蹬、盛湾和大石桥等10个乡镇为主要评价单元,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效用价值论、补偿价值论等基本理论,从土壤功能分类的角度出发,采用收益还原法、费用支出法、替代市场法和虚拟市场法等方法,构建了县域尺度耕地表土剥离利用效益的非市场价值评估体系,分别从社会保障效益价值、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价值和人文景观效益价值三方面出发,对表土剥离再利用效益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表土剥离再利用效益的非市场价值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障效益价值、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价值和人文景观效益价值三部分组成。通过对生活、就业、粮食安全保障价值、水源涵养、养分循环、土壤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舒适和绿化等功能价值的测算,证实表土剥离再利用效益的非市场价值真实存在。(2)研究区表土剥离再利用综合效益非市场价值为198.10×10~8元,平均单位面积非市场价值为248.57×10~4元,主要受剥离再利用表土面积、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各乡镇表土剥离再利用非市场价值差距较大,按照等间隔将表土剥离再利用综合效益非市场价值分为四级,马蹬镇、盛湾镇和滔河乡处于较高水平,大石桥乡处于中等水平,老城镇、仓房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位于研究区西北部的金河镇、老城镇、上集镇以及研究区南部的香花镇和九重镇非市场价值处于较低水平。(3)表土剥离再利用综合效益非市场价值构成比例中,社会保障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文景观功能价值占非市场总价值的比重依次降低,社会保障价值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3倍,人文景观价值的45倍,社会保障效益在表土剥离再利用综合效益中占主体地位。耕地表土资源对农民的基本生活、就业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4)实施表土剥离再利用能够显著提高表土资源的外部性价值,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最显著。将淹没区肥沃土壤覆于质量偏低的耕地,综合效益非市场价值较表土剥离再利用前增加了24.86×10~8元,其中社会保障价值增加了2.73×10~8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19.04×10~8元,新增人文景观价值为3.23×10~8元,新增非市场价值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主体地位。(5)在表土剥离再利用社会保障总效益价值比例中,就业保障价值占社会保障总效益价值比重最大,为47.20%,其次是生活保障价值,占社会保障总效益价值37.38%,粮食安全保障价值占社会保障总效益价值的15.41%,农民就业保障和生活保障对社会保障的贡献作用相对较大;生态服务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养分循环功能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比重大小排序为土壤保持价值>水源涵养价值>养分循环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贡献率逐渐降低,前两项服务功能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在80%以上;表土剥离利用景观舒适总价值为3.03×10~8元,绿化总价值为0.20×10~8元,受单位面积田块规整费用以及金银花、护路护沟林的投资费用的影响,研究区各乡镇单位面积人文景观价值差异显著。本文对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效益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价研究,其实就是将耕地表土资源的社会、生态、景观功能的外部性价值内部化,可为今后耕地非农化过程中耕地占补平衡以及让占用耕地者支付费用,为农民和表土资源保护者进行补贴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