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程序周期行为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期行为分析方法是通过比较程序不同程序段的特征信息分析程序相似性的方法。由于划分到同一周期行为的程序片段具有相似性能特性和资源需求,因此,周期行为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动态优化系统中,如动态缓存重配置、动态缓存预取、基于反馈信息的优化、动态能耗优化、模拟器加速和降低软件调试检测开销等。在周期行为分析过程中,周期行为的粒度作为影响周期预测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前却并未有专门针对它的研究。大部分之前的周期行为分析方法都是基于细粒度的,这些方法记录并不断更新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周期行为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预测未来周期行为。这种方式只考虑了最近的局部周期行为而忽略了全局的周期行为,导致预测结果会由于局部的周期行为变化而受到局部噪声的影响,从而降低预测的精确性。本文首次对多层次地进行程序周期行为分析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结合了细粒度周期行为分析和粗粒度周期行为分析方法来提高预测精确度。一个粗粒度程序段通常是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细粒度的程序段组成的。我们的研究发现:●属于同一种周期行为的不同粗粒度程序段之间进行比较时,它们所包含的细粒度周期行为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稳定性;●当一个粗粒度程序段中包含的前若干个细粒度程序段所属的周期行为已知时,就能比较精确地判断出当前粗粒度程序段所属的周期行为。基于这两个发现,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多层次程序周期行为分析(MLPA)方法。在MLPA方法中,粗粒度程序段周期行为的确定是基于该程序段中一开始执行到的若干个细粒度程序段。该粗粒度程序段中余下的细粒度程序段的周期行为通过之前记录的同一种粗粒度周期行为中细粒度周期行为的序列来进行预测。该方法与纯粹基于细粒度的周期行为分析方法相比的主要优点在于考虑了程序全面的周期行为,从而克服了仅考虑最近的局部周期行为信息带来的片面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明显地提高周期行为预测的精确性。相对于Markov预测方法,MLPA对于下一周期预测、周期改变预测和周期长度预测分别提高了17%、42%和32%的预测精度,而只增加了2%时间开销和40%(约360字节)的空间开销。为了验证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首先我们将MLPA应用到动态缓存重配置系统中。该系统可以动态调节数据缓存的大小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访问时间。实验数据表明,和细粒度方法相比,MLPA能将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平均缓存大小降低15%。其次,我们将MLPA应用到了一个基于采样的模拟器加速系统中。实验结果是在模拟结果的精确性相当的情况下,MLPA策略能更多地缩短模拟实践。与10M SimPoint相比,使用MLPA策略能达到14.0倍(15小时vs.125小时)的加速。
其他文献
从1988年Morris蠕虫爆发后,互联网一直遭受网络蠕虫的威胁。网络已渗透到国家安全、经济、生活等领域,网络蠕虫对互联网的威胁日益增大。P2P蠕虫利用P2P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在不同领域发展的深入,相应的系统要求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这种趋势对于可定制芯片的兴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众多系统芯片开发流程和方法当中,软
随着使用ARM核心处理器作为解决方案的嵌入式智能产品越来越多,基于ARM核心处理器的嵌入式软件调试方法,在开发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ARM公司新近推出的ARM11核心处理器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应用不断涌现,用户数量急剧增加,网络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网络拥塞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网络发生拥塞会导致吞吐量急剧下降、数据包大量丢失以
随着软件和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数据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IT系统,大数据量、高并发度也越来越成为企业业务处理系统的首
在网络安全通信问题中,抵御拜占庭攻击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并且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当网络中存在这种攻击时,攻击者不仅想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还想通过多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智能科学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可以随时享受智能科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在智能科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机器
H.264是一种高性能的视频编码方法,但其在运动估计、帧内预测、插值、变换和算术编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计算复杂度。根据其内在的并行度,通过分析并行化的瓶颈所在,合理地设计
团分划问题的目标为将给定图分划为给定大小的完全图集合。在计算生物学的聚类分析等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场合,团分划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因此除非P=NP成立,我们很难找出一个
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的,并以其简单易用以及良好的扩展性和开放性等优势,已发展成为下一互联网至关重要的应用协议。SIP本身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