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0年2月,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汗漫录》一文,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及其理论纲领。随后,一批新派诗人,纷纷响应,黄遵宪、梁启超、蒋智由等诗人在《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打上鲜明“诗界革命”印记的诗作,《清议报》、《新民丛报》一时成为“诗界革命”的核心阵地。这时,《大公报》、《广益丛报》、《鹭江报》等国内报刊也相继呼应,刊登了不少“诗界革命”型的诗歌,成为“诗界革命”在国内的主要阵地。本文主要以晚清《大公报》“杂俎”栏目的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晚清《大公报》发表的诗歌概况、作者群体,及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等方面,从统计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晚清《大公报》诗歌作整体的把握,着重透视其主题意蕴,揭示其与“诗界革命”的内在联系。绪论主要介绍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选择其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第一章主要介绍晚清《大公报》的报刊状况。从《大公报》的创刊背景,《大公报》主人英敛之的生平与思想等方面分析晚清《大公报》的创刊宗旨,并对晚清《大公报》“杂俎”栏目的诗歌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说明,论证晚清《大公报》诗歌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晚清《大公报》诗歌与“诗界革命”的内在联系。结合“诗界革命”的理论及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等人的诗歌创作实践,和晚清《大公报》与《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的缕缕联系,直接证明“晚清《大公报》是‘诗界革命’的国内阵地”这一观点成立。第三章主要分析晚清《大公报》诗歌的主题意蕴。从诗歌的整体特点、诗歌的启蒙创作、女权倡导、诗史价值等方面分析晚清《大公报》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意蕴,证明此材料的研究价值。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论述问题进行总结。晚清《大公报》诗歌不仅仅与“诗界革命”有着内在联系,具有多样的主题意蕴,而且其特色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与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