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业是保障国计民生,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增加沿海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工厂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等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海水养殖品种开始蓬勃发展。然而,随着鲆鲽类产品产量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品种退化、成鱼多病害等问题也逐步成为影响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经过各岗位科学家、研究所、综合试验站多年努力,培育出黑白花相间的生长速度快的全雌牙鲆新品种,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新品种符合农户的生产需求,但调查发现农户的实际采纳率并不高。因此研究农户的品种选择行为,对改变农户传统的生产经营的习惯,提高技术采纳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牙鲆养殖户的品种选择行为为切入点,通过对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福建等省市的鲆鲽养殖主产区的实地走访,获得我国牙鲆养殖微观层面的养殖生产经营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只有33.61%的牙鲆养殖户愿意尝试养殖全雌品种。而绝大多数养殖户无论是出于认知、售价还是养殖方式等原因,仍表示对新牙鲆品种的发展前景不看好。为了解养殖生产者为何不愿采用全雌化品种,笔者以牙鲆养殖户为例,研究了养殖户的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户牙鲆苗种购买意愿主要受决策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风险类型、养殖面积、固定人工支出、临时人工支出、其他支出、养殖周期、成活率、是否从事其他非养殖生产活动、苗种了解度、参与相关技术培训的牙鲆养殖户占村牙鲆养殖户的比例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决策者的性别、受教育年限、风险类型、其他支出、成活率、是否从事其他非养殖生产活动、苗种了解度、参与相关技术培训的牙鲆养殖户占村牙鲆养殖户的比例这八个因素对农户苗种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决策者的年龄、养殖面积、固定人工支出、临时人工支出、养殖周期这五个因素对农户苗种购买意愿有负向影响。养殖生产者品种选择最主要的决定影响因素是利润。为了增加养殖生产者对推广品种的感性认知,笔者紧接着通过牙鲆新老品种成本收益对比分析法,从统计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利润差别。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全雌牙鲆后,养殖户的养殖总成本从32.75元/公斤下降到27.58元/公斤,降幅为18.75%;也就是说,全雌化牙鲆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养殖生产单位成本的下降。从可变成本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全雌品种养殖周期的缩短,致使养殖饲料耗费量和渔药投入量的直接下降。从固定成本角度来看,由于新品种牙鲆长势均匀,无需大规模分池,节约了大量可观的人工成本。第二,传统品种和全雌品种牙鲆成鱼养殖净利润分别为10.13元/公斤和16.02元/公斤,成本利润率分别为30.93%和58.09%,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3.62%和36.74%。同时,全雌牙鲆净利润对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相对传统牙鲆而言均有所下降,这说明全雌牙鲆应用后养殖稳定性提升。盈亏分析显示,全雌牙鲆应用后盈亏产量和盈亏价格分别下降6549.1公斤和5.17元/公斤。这说明,在销售价格发生波动时,全雌化牙鲆具有更大的空间来规避市场风险。也就是说,在盈利能力方面,牙鲆新品种优于传统品种。成本收益分析法虽然具有直观性、简洁性,但是仅仅对比两者的毛利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养殖品种因技术差异对牙鲆产出的影响大小。笔者接着采用切换回归模型,判断采用推广技术的全雌品种对牙鲆产出是否具有显著正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无论养殖户是否采用全雌品种,养殖面积、苗种购买支出、渔药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四个变量都会对牙鲆产出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是,全雌化苗种成本对牙鲆产出有正向影响,而传统苗种成本对牙鲆产出影响为负向。因为全雌牙鲆苗种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技术的高低,并作用于产量。而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传统牙鲆苗种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数量,进而影响产量。在采用全雌推广技术的方程中,发现年龄因素对牙鲆产出水平有一定影响,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产出越高。如果传统牙鲆的采用者改变养殖策略,采用全雌牙鲆,则可获得0.35的净产出,暗示了推广品种的采用能够为牙鲆产出、发展提供正能量,且对推广品种的采用者影响更大。一系列结果表明,养殖户采用新品种牙鲆,相对于传统牙鲆而言是有利可图的。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笔者认为,无论成本产值还是技术转化率方面,全雌牙鲆均优于传统牙鲆。但受养殖户和消费者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全雌牙鲆的认可度并不高。因此,要促进养殖户提高全雌牙鲆的采纳率,加快该项水产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从以下七个方面重点着手:(1)建立正确的推广方式;(2)逐步推行适度规模经营;(3)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增强农技推广力量;(4)发展农村教育,狠抓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5)扩大试验、示范范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