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加入WTO后,软件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拥有巨大的软件市场和世界公认的软件开发资源,在基础研究和对技术前瞻性的把握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整体社会经济环境而言也优于印度。此外,中国的软件开发人员费用比较低廉,仅是世界市场的1/3左右。虽然中国人并不缺乏软件开发的天赋,但是在越来越强调规模化经营的今天,先天不足的管理痼疾使我们举步维艰,难以摆脱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而印度软件业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为美国软件企业服务,并遵循其软件开发的管理模式,与国际标准接轨。如何加强管理、改善软件开发过程、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成为软件企业面临的巨大难题。管理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软件的质量就无从谈起。只有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才能帮助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也只有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才是中国软件厂商与国际软件厂商竞争的根本武器。 目前软件工程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有效管理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体制和方法上面,研究者借鉴传统制造业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理论,引入全面管理的理念,把软件开发过程看成具体的、特定的、对软件加工制造的过程,形成了一些管理和规范软件过程的管理体系,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提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的创新之处是引进了管理、改进缺陷的标准,但缺少如何实施的方法和措施,只是提供了达到各个成熟度等级的标准。作为软件质量的两个重要的支撑点管理和技术,如何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在开发过程中贯彻管理思想,对软件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根据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小、管理观念缺乏,重技术轻管理的现状,结合CMM管理方面和软件工程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软件项目管理角度,借鉴CMM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将CMM关键过程域中的关键实践与软件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开发过程结合起来,对瀑布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始终贯彻执行质量管理的思想,坚持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工作方法,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质量管理,在开发的各个环节加强对质量特性的检查,从而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形成一种适合我国软件企业特点的软件质量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