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海既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接续区,又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我国典型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淡水资源库,被称之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基因库,具有独特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但作为一个后发展省份青海长期处于发展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怎样解决好资源富集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利用及发挥好后发优势,妥善运用生态建设战略,进行全局的统筹安排。省委省政府从青海资源丰富的禀赋条件、生态地位出发,以缓解资源约束和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基础建设,努力探索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江源地区人口比以前有大幅度增加,人口、牲畜的增加,牧压加大,生态环境的人为影响增大,草原退化加剧。据调查,因人为影响而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商人,淘金者,采矿者,几十万的挖虫草人,采地皮菜和发菜的人拥挤到保护区,超载放牧滥砍仍然严重,机动车大幅增加,人口密度已不是0.5人/km2的固定数字,过度的人类活动给保护区产生不良影响依然增加。到2004年与1949年相比人口增加2倍。牲畜增加了3倍。根据畜牧部门测算2002年,三江源地区各类牲畜实际存栏1038.93×10~4头,折合为2224.03×10~4头羊单位。这一地区的理论载畜量1392.67×10~4头羊单位,超载831.63×10~4头羊单位,超载率59.7%。使得草场压力过重、不堪重负,导致草地生产力极具下降。随着人口的增加,三江源区的人均牲畜存栏数却在下降,清中期约为33头只、民国初期约为41头、到2002年为17.6头。地上鼠和地下鼠的密度及数量上升,鼠洞分布广泛、地面、植被损坏不断加重。“三江源”地区出现草场退化、植物组成中60--80%是毒杂草,可食牧草产量仅为退化前的l0-20%,基本失去了放牧价值。草皮融冻剥离,盖度由85%降低到20%以下,土壤裸露导致土壤养分转化受阻,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土壤养分丢失土层变薄,退化为沙砾滩。草原面积减少,三化现象加重,牧草产量下降,质量降低等变化。据调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气温上升高于七十年代,六十年代,1999年气温达到最高点,近40年来平均气温高出1.15℃。同一时段,尽管年降水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汛期(6至9月)即牧草生长的关键期降水出现明显减少趋势,其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汛期降水量较八十年代减少了36mm。气温的升高导致草地蒸发量的增大,而蒸发量的增大和降水量的减少则直接导致了河流流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及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致使黄河上游等河流流量的减少,其中黄河上游流量减少速度高达每10a9.8m3/s;使素有“千湖之县”之称的玛多县上千个小湖泊已消失蒸发掉,湖泊缩小的结果是这个曾经是全国牧业富县沦落为“择水而牧,水竭而走”的流动放牧县,变成了借用它县草场的贫困县,更为重要的是,气候干旱化使“三江源”地区牧草生育期缩短,牧草生长高度较上世纪八十年代下降30%-50%,产草量下降,草场严重退化,畜牧业生产压力加大。根据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气候将继续变暧、变热。这将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直接影响到整个江河流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因此保护和改善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既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也是治理沙化和恢复植被的良好机遇。在良好的背景下。本人和课题组对三江源几十年来环境及发展变化进行了调查,并对气候变化、草场退化、土壤沙化、流量减少、湖泊减小,人畜发展等一系列的生态退化问题,对农牧业生产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