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在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术后TAC方案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治疗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乳腺癌患者,通过查阅病历、随访等方式收集其临床资料,计算3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与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临床病理因素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并对TAC方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随访时间5-63个月,随访率为89.7%。24例(18.3%)患者于术后5~51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1例(8.4%)患者于术后5~57个月死于乳腺癌,2例(1.5%)患者死于其它疾病。总体3年无病生存率为81.7%,3年总生存率为93.1%。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学分期不同的患者间3年D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脉管癌栓与无脉管癌栓者的3年D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分组方法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脉管癌栓情况、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学分期不同的患者间3年D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绝经状况、病理类型、ER、PR、Her-2、肿瘤大小、危险度分层不同的患者间3年D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临床及病理因素不同患者间3年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有脉管癌栓是影响乳腺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不良反应分析:TAC方案辅助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4.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发生率为50.4%,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9.2%,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为42.0%,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NF)发生率为16.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9.4%。年龄<50岁和≥50岁者III~Ⅳ度白细胞减少、NF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合并症者与无合并症者白细胞减少、发热、恶心呕吐、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C方案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具有良好疗效。术后行TAC方案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3年DFS与有无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学分期相关,与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学类型、激素受体表达、Her-2表达、肿瘤大小、危险度分层无关。有脉管癌栓是影响3年D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行TAC方案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3年OS与各临床及病理因素无关。TAC方案化疗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为可逆性,能够耐受,无化疗相关死亡的发生。TAC方案的耐受性与年龄相关,与有无合并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