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迎气口脉法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是失传最久的脉法之一,其在《内经》中作为一种单独的脉诊方法出现。较为详细的论述见于《灵枢·禁服》和《灵枢·终始》两篇,除此之外,也散见于其他章节。但是由于人迎诊脉位置的不统一,使历代医家对于该诊脉法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人迎脉在颈动脉处,气口为手太阴寸口。另一种则是源于《脉经》的理论,即以手太阴肺经左寸口作为人迎诊脉处,右寸口作为气口诊脉处。人迎诊位置的不确定,使这种源于《内经》用于诊断病变经脉的诊脉方法,无论在诊脉部位、比较标准还是其内在的理论基础方面,都出现了相当的混乱。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重现人迎气口脉法的本来面目,恢复该脉法正确的诊脉方式,厘清其比较标准的正确内涵和理论基础,还原其在《内经》时代传承、发展、演变以及流散的过程,并探讨其对临床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此本文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从《内经》时代到近现代有关人迎气口脉法的代表性文献。对各家观点进行了仔细地剖析和提炼,重点把握历代医家对人迎脉脉诊部位的观点和理论阐释。结合医史学和文字学重新审视早期文献,从脉诊演变发展的角度对人迎气口脉法进行深入考量,分析人迎气口脉法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一、通过对《内经》相关经文和古典文献的分析,笔者认为人体诊脉处在秦汉时期称谓较为混乱,有脉口、气口、寸口三种名称。而且其位置也不是《难经》及其以后特指的手太阴寸口处,而是广泛的存在于四肢踝腕部。二、通过深入的分析、对比和解读,笔者认为《禁服》《终始》人迎气口脉法中“倍”与“盛”并非是一般意义下的同义字。“盛”与“倍”的字义有根本性的区别:“倍”是用来描述颈部人迎脉和足阳明趺阳脉大小的数量关系,“盛”是用来描述双于太阴寸口“关前一分”与关脉的相对充盈程度。三、结合中医脉诊发展演变过程和“倍””盛”的差别分析后,笔者认为《禁服》篇人迎气口脉诊的人迎脉位在颈动脉处,气口脉位在趺阳脉口处。其比较标准为“倍”。而《终始》篇的人迎气口脉位已经转移到手太阴左右寸口,其比较标准为“盛”。“倍”与“盛”的出现是人迎气口脉法在诊断形式传承演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四、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禁服》《终始》演变过程,是中医脉诊遍诊法到独取寸口诊法的缩影。古人通过一定的理论演绎和实践,发现不同经脉的脉口异常搏动都可以反映于手太阴寸口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遍身诊法逐步整合成独取寸口诊法,这也促进了人迎气口脉法从《灵枢·禁服》到《灵枢·终始》的演变。五、从中医经脉理论方面,探讨了《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与人迎气口脉法理论的交集和该脉法在《伤寒论》可能的扩展应用。最后简要分析了人迎气口脉法流散的原因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