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气口脉法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sc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迎气口脉法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是失传最久的脉法之一,其在《内经》中作为一种单独的脉诊方法出现。较为详细的论述见于《灵枢·禁服》和《灵枢·终始》两篇,除此之外,也散见于其他章节。但是由于人迎诊脉位置的不统一,使历代医家对于该诊脉法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人迎脉在颈动脉处,气口为手太阴寸口。另一种则是源于《脉经》的理论,即以手太阴肺经左寸口作为人迎诊脉处,右寸口作为气口诊脉处。人迎诊位置的不确定,使这种源于《内经》用于诊断病变经脉的诊脉方法,无论在诊脉部位、比较标准还是其内在的理论基础方面,都出现了相当的混乱。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重现人迎气口脉法的本来面目,恢复该脉法正确的诊脉方式,厘清其比较标准的正确内涵和理论基础,还原其在《内经》时代传承、发展、演变以及流散的过程,并探讨其对临床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此本文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从《内经》时代到近现代有关人迎气口脉法的代表性文献。对各家观点进行了仔细地剖析和提炼,重点把握历代医家对人迎脉脉诊部位的观点和理论阐释。结合医史学和文字学重新审视早期文献,从脉诊演变发展的角度对人迎气口脉法进行深入考量,分析人迎气口脉法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一、通过对《内经》相关经文和古典文献的分析,笔者认为人体诊脉处在秦汉时期称谓较为混乱,有脉口、气口、寸口三种名称。而且其位置也不是《难经》及其以后特指的手太阴寸口处,而是广泛的存在于四肢踝腕部。二、通过深入的分析、对比和解读,笔者认为《禁服》《终始》人迎气口脉法中“倍”与“盛”并非是一般意义下的同义字。“盛”与“倍”的字义有根本性的区别:“倍”是用来描述颈部人迎脉和足阳明趺阳脉大小的数量关系,“盛”是用来描述双于太阴寸口“关前一分”与关脉的相对充盈程度。三、结合中医脉诊发展演变过程和“倍””盛”的差别分析后,笔者认为《禁服》篇人迎气口脉诊的人迎脉位在颈动脉处,气口脉位在趺阳脉口处。其比较标准为“倍”。而《终始》篇的人迎气口脉位已经转移到手太阴左右寸口,其比较标准为“盛”。“倍”与“盛”的出现是人迎气口脉法在诊断形式传承演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四、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禁服》《终始》演变过程,是中医脉诊遍诊法到独取寸口诊法的缩影。古人通过一定的理论演绎和实践,发现不同经脉的脉口异常搏动都可以反映于手太阴寸口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遍身诊法逐步整合成独取寸口诊法,这也促进了人迎气口脉法从《灵枢·禁服》到《灵枢·终始》的演变。五、从中医经脉理论方面,探讨了《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与人迎气口脉法理论的交集和该脉法在《伤寒论》可能的扩展应用。最后简要分析了人迎气口脉法流散的原因和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中职学校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动画制作设计和创意设计能力。
无偿献血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举措,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指出,血液
本文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将2011级护理专业21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110)与对照组(n=108),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分别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结果发现,实验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出生以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一个参照标准,它对个体的心理
由于工作需要,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第一天上课,覃锡军同学一条腿半跪在凳子上,笑嘻嘻地看着我,我提醒他上课要坐好,他听了马上就坐好。我心想:这个覃锡军倒
绿洲1号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培育的多年生芦竹属草种,可作为水土保持植物和食药用菌栽培基质。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草种苗繁
【摘 要】本文从热点问题的角度探索高中地理的复习策略,论述通过关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知识内容;找准切入点,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借助热点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考地理 热点问题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151-02  热点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快速侦检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随着我国血吸虫病的有效控制,传染源检测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目前,我国绝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