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外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大多数仍只是停留在对提问技巧和提问艺术的探讨上,对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中国,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提问一直是教师们的专属权利。新课改以来,随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提高,对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日益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运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对课堂提问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但是,通过实际的课堂观察,一些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比如教学侧重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艺术,忽视学生间相互提问的价值,致使“生——生”课堂提问模式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上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还被加以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综合平衡运用三种课堂提问模式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就“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内涵、价值、实施条件、评价标准及其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让人们了解该模式、探索该模式、完善该模式,促进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在总结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课堂提问为切入点,对洛阳市三所初中的同一年级的2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三个学校的三位一线教师作为课堂观察和访谈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生——生”课堂提问模式在当下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状况,以及在对所得问题进行归类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生——生”课堂提问模式在我国推行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对提问的认知及态度、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等等。同时,本研究还对该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针对该模式容易形式化,课堂秩序很难维持的问题,教师要详细阐明“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规则,加强对课堂的监督和管理;当该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被能力强的学生垄断时,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鼓励能力弱的学生大胆发言;当学生的问题太表面化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和有效的示范。以期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鉴于本研究涉及的样本的数量有限,层次也不够全面,所以很难体现出“生——生”课堂提问模式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上的差异性,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因此,关于“生——生”课堂提问模式课堂提问的这一课题还有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