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一方面,与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相比,食品企业拥有关于产品的信息优势,许多企业以此来谋取不法利润;与此同时,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存在于食品供应链上下游各个节点企业之间,这又导致供应链上下游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以确保安全食品的供给。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具备完整的生产信息记录与披露功能的食品可追溯体系能够有效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但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建设不完善。本文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食品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中建立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分别从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概念与内容、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和所涉及的相关主体行为等多个角度,归纳和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述。其次,通过对一个包含若干个同质的食品原材料供应商、一个食品生产加工商以及消费者的三级供应链系统进行建模,论证了可追溯能力对食品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影响,定量分析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中建立的必要性。再次,在演化博弈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食品供应链上游节点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与下游节点企业生产加工商两个群体的二级供应链系统模型,研究了使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共同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合作机制,得出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中建立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在全面分析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建立与实施现状与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模型所得结论,提出食品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中建立与实施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