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垂直向控制对深覆合伴面下发育不足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畸垂直向控制对深覆合伴面下发育不足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07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就诊并完成正畸治疗的,处于恒牙早期阶段,深覆合伴面下1/3发育不足的患者。共有20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所有患者都使用固定矫治器完成治疗,深覆合患者使用功能矫治器、摇椅弓等方法进行垂直向的控制。 【结果】20名深覆合伴面下1/3发育不足的患者平均25个月完成治疗,在治疗后均获得正常的覆合覆盖,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硬组织改变有:MP/SN平均增加2.75°(P<0.05),MP/FH增加2.82°(P<0.05)、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ANS-Me/N-Me平均增加2.75%(P<0.05)、S-Go/N-Me平均减小3.01%(P<0.05),面部比例趋于协调。前牙覆合由治疗前的的Ⅱ-Ⅲ度深覆合减小到正常范围内。软组织改变有:面下1/3长度平均增加3.99 mm(P<0.05),上唇高度与下唇高度的比值由原来的59.2%降低到51.2%(P<0.05),面下1/3的比例趋于完美。面中1/3与面下1/3高度的比例由114%下降到102%(P<0.05),面下部的生长使面下部的高度接近于面中部。微笑时双唇间距平均增长1.25,微笑系数平均增大2.4%(P<0.05)。 【结论】对于深覆合伴面下发育不足患者,矫治的首要目标是能够获得一个更加协调的正、侧貌外观。因此在治疗设计的初始阶段应不仅设计好牙体骨骼硬组织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更应注重软组织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进而可以使患者获得一个更加协调的面型和更加完美的微笑。垂直向的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使后部磨牙伸长,前部切牙压低,改善深覆合深覆盖,从而使下颌平面向后下旋转,这样增加了面下1/3高度,使面部比例更加协调。同时,垂直向不调的解除也对软组织和微笑的美观程度有一定的改善。 实验二:垂直向控制对开合伴面下发育过度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垂直向控制对开合伴面下1/3发育过度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方法】本文为与实验一同期进行的回顾性研究。选择于2007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并完成的,处于恒牙早期阶段,开合伴面下部发育过度的患者。共有11例开合伴面下1/3发育过度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都使用固定矫治器完成治疗。开合患者后牙的垂直向控制采用在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之间颊侧植入微螺钉种植体,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戴入腭杆,对严重开合的患者磨牙颊腭侧均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本研究比较和分析垂直向控制对于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学相关指标的改变。 【结果】11名开合伴面下1/3发育过度患者在平均26个月内完成治疗,在治疗后均获得正常的覆合覆盖,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硬组织改变有:MP/SN平均减小7.43°(P<0.05);MP/FH平均减小7.66°(P<0.05)、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ANS-Me/N-Me平均减少了2.87%(P<0.05)、S-Go/N-Me平均增加了4.10% (P<0.05),前牙覆盖由原本的Ⅱ度Ⅲ度开合减小到正常范围内。软组织变化有:面下1/3长度平均减小了3.13 mm,鼻底-口裂与口裂-颏下比值由原来的42%上升到49%,面下1/3的比例趋于完美。面下1/3和面中1/3的比值由原来的105.8%下降到100.3%,面下部的生长使面下部的长度接近于面中部。微笑时双唇间距平均减小2.32 mm,微笑系数减小5%(P<0.05)。 【结论】对于面下1/3发育过度伴开和的患者,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的压低磨牙,引发下颌骨逆时针向旋转,在改善垂直高度和比例的同时,改善软组织的比例和轮廓、改善微笑的美观程度。一些较为严重的开合患者通过微种植体压低后牙也得到了良好的美学效果,从而避免了正颌手术,这为进一步扩大正畸的适应症提供了参照。本实验中,软组织和微笑相关数据的变化量也为今后垂直向不调矫治的治疗设计和结果预测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