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农村风俗并未如期而至。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疑难杂症仍然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的“精神短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文明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乡村治理中亟须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农村风俗并未如期而至。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疑难杂症仍然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的“精神短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文明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乡村治理中亟须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策措施,取得阶段性治理成效,但也应当认识到移风易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紧迫性与长期性,并且各地对移风易俗的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移风易俗中的治理困境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移风易俗的成效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移风易俗中的治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福州长乐区因在乡村移风易俗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福州长乐区移风易俗情况的考察,总结其中的治理经验和治理成效,探析其存在的碎片零散式治理、政府控制型治理、运动整风型治理、硬性刚性化治理等问题。并借鉴浙江温州、福建晋江乡村移风易俗中的治理经验,进一步提出普遍提升乡村移风易俗中的治理成效的对策建议:一要更新乡村风俗治理理念;二要凝聚多元主体治理合力;三要夯实移风易俗制度基础;四要强化移风易俗治理保障。
其他文献
《喀秋莎》是前苏联音乐中最重要的歌曲之一,它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而获得永恒的生命,是人类战争史与艺术史的瑰宝。该作品于1938年由马兰特·勃兰切尔创作,2017年阿列克谢·斯特普兰诺将其改编成无伴奏混声合唱。本文以无伴奏混声合唱《喀秋莎》为例,从作品分析、艺术处理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该作品指挥的艺术处理方式,旨在通过指挥的二度创作,用饱满的情绪将该作品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全面、准确、深刻地揭示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激活并保持高校、企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更倾向于公办院校,基于产业园区的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极度匮乏。X民办高校基于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研究丰富了现有校企合作的理论,基于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也是X民办高校实
抗战宣传离不开媒介,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东南地区戏剧运动,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传播媒介的变革更新了其对文化资源介入的能力。因此,本文尝试从宣传主体利用的媒介出发,思考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载体,对抗战宣传起到了怎样的推动意义。首先,中国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动荡时局下关注到民众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戏剧人的思想观念同样发生转变,他们开始意识到戏剧宣传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应该将其开展到内地乡村的每一个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高校大学生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事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难题,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办学目标,其学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群体中重要的组成力量。本课题研究以2019年6月以前福建省的7所独立学院为考察样本,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
龚贤是明清时期著名画家,他的山水画绘画风格被划分为“白龚”、“灰龚”以及“黑龚”三个阶段,其风格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他吸收并转化了传统皴染方式,逐渐形成一种其特有的笔墨由干至润,墨点反复皴染、层层叠加的积墨画法。由于积墨法的使用,龚贤山水画中的物象具有浑厚的团块性,加上他巧妙的布白,使画中物象分割明晰,疏落有致,这种视像高度整合的秩序感形成了他特有的块面图式语言。本文以块面图式的视角出发,从龚贤形成这
纪录片创作中基于摄像机镜头的主动介入下,被摄者(拍摄的对象即被表现的人物)自身对摄像机镜头“媒介”的理解,自身精神状态受周围新环境的影响发生有意识的变化,创作者的创作初衷与执行理念对于被摄者在镜头介入下产生的反应会构成一个互动性关系,这个关系会间接影响观众他者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基础的认知。创作初衷与执行理念也决定了作品在创作后期的叙事策略。“直接电影”美学范式创作理念的秉持者在其特定方法论指导下的观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今后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课题。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建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福建省9地市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和EKC理论为理论依据,首先阐述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再次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福建省
1986年,我国民政部将“社区”一词引介至城市治理领域,社区治理由此成为学界的重要研究场域,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社区治理进行学术研究,极大充实了社区治理的理论积累。但是,学界对陌生人社区治理中的认同感研究关注度不足,对陌生人社区所出现的参与治理意识消极、参与治理水平低效等问题的回应匮乏,因此,如何回应陌生人社区治理中的认同感问题极为重要。基于上述考量,本研究拟基于共同体理论对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和网民高度参与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伴生政务舆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频发的政务舆情危机对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突发事件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已成为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不可否认,当前政府在舆情回应的思想认识和处置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政府的回应措施还不够系统全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下政府不得不重视的一项工
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旨在加强少先队员对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丰富少先队员的价值情感体验,提升少先队员的价值行动意愿。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探索。在理论探索中,分析了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依据、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建构了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视角,为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奠定基础。在实践探索中,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教育叙事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