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民意正在公共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网络民意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在实践中,政府的网络应对机制远没有真正适应网络民意的发展步伐。在网络民意依然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都在努力寻找最科学的网络民意应对模式的重要阶段,对网络民意的性质、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探索出一套科学的政府应对模式,便成为一项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紧迫课题。本篇论文主要内容如下:在序言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并就网络民意和冲突等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文章的论述与分析做好了基础的理论和方法铺垫。在第一部分,分两个层面对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理论进行了梳理,为后面对网络民意进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冲突的主要功能和影响社会冲突功能的因素两个层面。其中,社会冲突的主要功能有四项,即:外部冲突可以促成聚合与联盟;内部冲突可以增强认同与团结;充当社会“安全阀”;激发“新规范”。影响社会冲突功能的因素则主要包括社会冲突的类型、社会结构的僵化程度、参与者的人格化参与程度、参与者的自身组织结构以及冲突的解除程度等五个方面。在第二部分,以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理论为视角,阐述了网络民意的形成背景和过程。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部矛盾的和缓削弱了原先政府与公众的紧密关系;其次,政府主导的转型让政府与公众的关系进一步分离,并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兴起;再次,我国政治制度化的滞后又吸纳不了迅速产生的公民政治参与需求,于是互联网的兴起恰好成了这股需求的承载空间,进而使得政治参与中的公民变为网民,而民意则表现为了网络民意。最后,随着网络民意在形成后不断与政府交往互动并对自身内部的变节行为进行批判,它自身的共识越发得到塑造,至此,网络民意便最终形成。在第三部分,综合网络民意的产生过程和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理论,提出了网络民意的特征。第一,网络民意是在矛盾中催生的,因此它首先具有先天的正义性;第二,网络民意中参与的网民是具有人格化色彩的,它决定了网络民意的诉求具有执着性;第三,网民群体结构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这就使得网民群体结构具有了灵活性;第四,网络民意是在冲突中塑造的,这也决定了它会在冲突中发展,进而呈现出越压越强的坚韧性。在第四部分,根据网络民意的特征,阐述了政府应对网络民意所面临的挑战。网络民意性质的正义性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应对态度必须体现真诚;网络民意诉求的执着性则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民意所关注问题的处置力度必须到位;网民群体结构的灵活性又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引导难度;网络民意发展的坚韧性最后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管理效度。在第五部分,根据以上的论述,最终分四个层次提出了应对网络民意的科学应对策略。第一,可以转换冲突主体,主动与公众站在一边。在这一层次,政府应该从观念上端正对网络民意的认识、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中充分响应和尊重网络民意;并在国家建立专门网站公开督办网络舆情事件、在各级政府均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问政平台。第二,可以分散冲突冲力,培育多元开放灵活的社会结构。第三,可以聚合冲突各方,充分利用外部矛盾。第四,根本上要消除冲突土壤,切实化解国内矛盾。在结语部分,最后强调了网络民意对于政府的重要性,网络民意既是政府提升公信力的契机,又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