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至2017年底,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8.52%,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63.32%。(1)中国已史无前例地迈入了“城市时代”。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城市间分工不尽合理;城市网络体系仍在构建之中;劳动技能匹配水平较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如何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也已日益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核心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并明确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了增强全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城市与区域经济学者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城市和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提高城市间合理分工水平、如何改善劳动力技能匹配,并且揭示我国城市体系中各类城市和相关产业间相互作用的等级效应与网络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对各地经济发展有非常明显的参考意义。本文首先研究空间功能分工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生产率的协同效应,在区域间贸易理论和区位论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显著降低异地交易成本,增强空间功能分工的专业化收益;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制造型城市空间功能分工效应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交通条件和空间功能分工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更有助于提升低技术行业的空间功能分工效应。此外,从高速公路建成到产生空间功能分工效应之间有较长的时滞:通常在高速公路建成多年后,相关城市的企业方明显获得空间功能分工演进带来的收益。其次,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再度利用上下游产业空间相关和城市等级与网络效应模型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检验制造业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相关效应。研究结果证实:城市群内网络竞争更加激烈,上游产业更加依赖群外市场,下游产业则明显受益于群内上游产业的发展;群内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抑制了其他城市制造业的发展。研究结果还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网络协同作用于城市工业经济,促进了多数城市的制造业增长,也推动了发达城市的非工业化。再次,本文研究城市交通条件对劳动力流动和技能匹配的影响,将劳动技能匹配引入城市交通条件-城市规模-生产率模型,利用全国所有城市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和增强技能培训均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城市交通条件、城市规模与技能培训具有替代效应;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和扩大城市规模能够(通过改善技能匹配)提高生产率。对高、中、低技术产业的计量检验发现,城市交通条件和技能匹配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行业差异和城市规模差异,改善交通条件有助于提高特大城市高技术产业生产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向特大城市集聚。最后,本文构建包含路网密度和车辆密度的交通成本函数,分别分析城市居民和厂商的最优化问题,设置了城市经济效率模型,利用我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3年面板数据估计了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1)路网密度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随着车辆密度的增加,路网密度对城市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会相应减弱。当前,我国城市路网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弹性约为0.0211。(2)路网密度和车辆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与城市商业区、工业区规模密切相关。城市商业区和工业区规模越大,路网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3)城市路网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东、西部城市车辆密度取均值的条件下,城市路网密度对东、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弹性分别为-0.0664和0.0369。而且,随着车辆密度的不断增加,东部地区的路网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西部地区车辆密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路网运输的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4)“窄马路,密路网”的模式有助于缓解商业区规模较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提升车流密集的大都市区道路通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