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工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研究历史进程和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一个中间环节。分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研究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以外,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工的含义、类型、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解读。分工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劳动方式和生产方式。分工具有双重本质,分工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异化劳动的社会形式。分工有以下类型:根据分工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分工划分为生产性分工和社会性分工;根据主体的觉醒程度,可将分工分为自然分工、自发分工和自觉分工;根据地域范围的不同,社会分工可以划分为国内分工和国际分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可分为自然经济分工、商品经济分工和产品经济分工。分工的产生发展具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分工是人类需要发展的结果,需要的多样性和劳动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当多层次需要无法满足时,人类必需采取分工协作的形式;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有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出现了剩余劳动产品的情况下,分工才能产生;分工是交换发展的结果,分工促进了交换的产生,交换的广泛发展也推动了分工的细化、专业化。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第二部分,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促进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消极作用,它不利于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限制了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不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人的个性的形成。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对分工变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为分工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为分工的变革指明了方向。第三部分,我国当前分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我国分工中存在很多问题:劳动者的片面化发展;收入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利化;生产性分工发展滞后等。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转型期生产力水平不高,政府职能的缺失,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在压力。第四部分,构建科学合理分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审视科学合理分工的价值追求,科学合理分工要有利于人自身的关系的和谐发展;科学合理分工要有利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科学合理分工要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科学合理分工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生产劳动和谐发展原则,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针对分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生产力、制度、主体、开放程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具体措施如下: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科学合理分工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健全社会制度,为科学合理分工的构建提供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为科学合理分工创造最佳的主体力量;促进社会的流动,为科学合理分工缔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