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株2009/H1N1大流行流感病毒在2009年4月被分离出来后,关于2009/H1N1流感病毒由人向猪传播的报道越来越多。在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中,本实验室从猪群中分离到4株2009/H1N1流感病毒。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我们分别评价了从猪体内分离到的2009/H1N1流感病毒(p-H1N1)、从人体内分离到的2009/H1N1流感病毒(h-H1N1)对小鼠模型的致病性。结果显示,两株p-H1N1病毒A/swine/Nanchang/3/2010和A/swine/Nanchang/F9/2010(H1N1)在小鼠肺脏中复制能力更强,有两株病毒甚至能导致小鼠大量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感染p-H1N1的小鼠肺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有中度甚至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偶尔伴随有细支气管上皮组织细胞的坏死,并有轻微的肺泡炎。对感染小鼠的肺脏细胞因子检测发现,p-H1N1能够更显著地诱导炎症因子表达,而检测到的抗炎因子和抗病毒因子表达较低。为了找到病毒与BALB/C小鼠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p-H1N1,h-H1N1和经典的H1N1亚型SIV(c-H1N1)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并在HA,PA,PB2和NS1蛋白上发现了6个共同的氨基酸位点突变:HA:E103D、P145S;NS1:V123I;PB2:I588T;PA:V70A、E547D。总之,这些研究表明与h-H1N1相比,p-H1N1感染小鼠模型后表现为毒力增强。鉴于2009/H1N1流感病毒是从猪体内分离到的,通过比较p-H1N1与c-H1N1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差异、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上的增殖差异以及检测感染PAM细胞后炎症细胞因子、凋亡相关因了、细胞黏附相关分子和抗病毒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与c-H1N1相比,p-H1N1能够显著降低小鼠体重,在PAM细胞上增殖能力更强。PALM上细胞因子检测发现,感染后3h和6h,二者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如白介素类细胞因子,无显著差异。感染后12h,c-H1N1对所有细胞因子的诱导能力都比p-H1N1强。但是,在感染后6h,与c-H1N1相比,p-H1N1病毒能够诱导Ⅲ型干扰素IL-29的大量产生;而感染后12h和24h,c-H1N1却能导致IL-29的大量表达。IL-29作为最近新发现的Ⅲ型干扰素,其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方面的功能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中p-H1N1感染后6h导致IL-29大量产生参与宿主抗病毒防御应答,而在感染后期又恢复正常水平,这可能是后期病毒蛋白大量表达进而拮抗IL-2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