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新疆3~6岁儿童定期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测量的随访调查,获得该群体儿童个体脂肪重聚(Adiposity Rebound,AR)年龄,分析儿童个体AR发生时间与其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影响个体AR提前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探讨AR年龄对儿童肥胖的预测价值及健康意义,以期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早期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440)组成部分,前期于2014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新疆四地区5 992名3~9岁儿童进行横断面体格发育调查,获得新疆儿童群体AR年龄为4.80岁。对其中小于7岁的儿童在每年4月及10月进行两次身高体重测量的随访,共随访三次,追踪其BMI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父母填写问卷调查获得儿童家庭状况、出生情况、父母BMI等信息;应用SAS9.3软件对随访数据进行广义相加模型拟合,获得每名儿童个体AR年龄,定义个体AR年龄小于群体AR年龄的儿童为个体AR发生时间过早儿童(<AR),大于其的为个体AR时间较晚儿童(>AR),应用SPSS 17.0软件对<AR组和>AR组儿童的BMI超重/肥胖率进行?2检验,生长发育指标变化采用sx?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影响儿童个体AR过早发生及AR与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随访630名儿童,其中维吾尔族(维族)儿童236人,汉族儿童231人,哈萨克族(哈族)儿童163人;男童309人,女童321人。随访儿童个体AR年龄多发生于5岁,<AR组儿童为248人,>AR组为382人,两组随访儿童中,其两次随访点的BMI超重/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儿童中有10.5%的儿童BMI分级由正常转变为超重或肥胖,>AR组儿童中仅有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随访儿童BMI和体重的月增长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哈族儿童相对于维族儿童(OR=2.776,95%CI:1.444~5.336),家庭月收入高(OR=1.949,95%CI:1.229~3.091),4个月前母乳喂养相对于非母乳喂养(OR=0.529,95%CI:0.302~0.925),是儿童个体AR过早发生的影响因素;AR发生过早是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不同模型下OR值分别为4.213,3.182和3.370。结论:AR年龄具有预测儿童肥胖价值,儿童过早发生AR会增加其肥胖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提示儿童个体AR发生时间与其超重/肥胖情况相关,AR发生过早的儿童BMI超重/肥胖率高于AR发生晚的儿童,并更可能会使儿童BMI分级发展为超重或肥胖。儿童民族、家庭月收入、4个月前母乳喂养是儿童个体AR提前发生的影响因素。AR年龄可为早期对儿童进行干预提供正确指导参考,从而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发生,促进儿童群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