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核素32p敷贴治疗草莓状、鲜红斑痣两种皮肤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以及血管瘤类型等因素对32p敷贴治疗疗效的影响。探讨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患者32p治疗的β射线有效吸收剂量。材料与方法:皮肤血管瘤患者共538例,男142例,女396例,年龄:1月~30岁,平均年龄1.4±3.0岁。将32p按0.925MBq/cm2药膜贴于皮肤血管瘤处,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血管瘤生长部位确定病变敷贴时间(8-45h不等)。如需再次敷贴,治疗间隔时间为2-3个月。疗效评价:按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统计,其中,治愈与显效病例示为有效。结果:1.年龄对32p敷贴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P<0.001),≤6个月组皮肤毛细血管瘤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6月组(P<0.001)。2.草莓状血管瘤32p治疗有效率男性为98.9%,女性为96.8%,男女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鲜红斑痣血管瘤32p治疗有效率男性为96%,女性为86.4%,男女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草莓状血管瘤中单发病例32p治疗有效率97.5%,多发病例32p治疗有效率97.1%,单部位血管瘤与多发部位血管瘤病例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鲜红斑痣血管瘤中单发病例32p治疗有效率89.9%,多发病例32P治疗有效率86.4%,单部位血管瘤与多发部位血管瘤病例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管瘤类型不同,32p敷贴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草莓状血管瘤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鲜红斑痣治疗有效率(P<0.001)。5.草莓状血管瘤与鲜红斑痣的治疗有效患者的总吸收剂量有明显差别,两种类型血管瘤患者治疗有效病例中的治疗剂量中位数分别为32.8Gy、39.3Gy;两组间剂量的中位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四个年龄组的有效吸收剂量中位数分别为30.2 Gy、49.7 Gy, 53.4 Gy、68.0Gy;除“4~10岁”与“10岁以上”两组间剂量的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任何两组间剂量的中位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322P敷贴治疗对草莓状血管瘤与鲜红斑痣具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2.患者年龄对皮肤血管瘤32P敷贴治疗疗效有明显影响,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皮肤血管瘤类型中32P敷贴治疗以草莓状血管瘤疗效好于鲜红斑痣。4.患者性别与病灶数目和部位对32P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5.32p敷贴治疗中,草莓状血管瘤的有效吸收剂量32.8 Gy明显小于鲜红斑痣的有效吸收剂量39.3Gy。不同年龄组中有效吸收剂量存在相关性,年龄越大,有效吸收剂量相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