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底,大规模的抗议运动使中产阶级正式登上俄罗斯历史舞台,并引发大量学术讨论和社会政治辩论。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在现代化改革的条件下,作为俄罗斯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保障及其创新潜力的载体,中产阶级将扮演什么角色?事实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已使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充分暴露。在此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也被重新提上了议程,而中产阶级则被认为是无可替代的倚靠力量。那么,中产阶级能否担此重任?由此延伸,中产阶级在整个俄罗斯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具体来讲,中产阶级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是的话,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中产阶级又能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其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关系又是怎样?正是基于这些问题思考,本文根据俄罗斯市场经济改革历程,梳理了俄罗斯中产阶级发展概况,同时,利用俄罗斯纵向监测调查数据库对俄罗斯中产阶级进行测算,并从经济体制、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三个方面考察了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和背景,同时梳理了目前关于中产阶级作用的相关文献和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经济学对中产阶级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潜在的创新以及论文的章节安排。第二章为中产阶级作用的理论框架。首先明确了本文用于分析的中产阶级概念,并根据俄罗斯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市场型和非市场型视角观察中产阶级,并结合已有理论和俄罗斯现实,对中产阶级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为以后的章节内容安排奠定了理论架构。第三章梳理了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根据俄罗斯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结合各个时期的改革政策,从市场型和非市场型视角对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发展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苏联后期,是社会结构分化与中产阶级萌芽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叶利钦改革时期,中产阶级开始由非市场型向市场型转化;第三阶段是普京统治时期,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在对俄罗斯中产阶级发展演变历史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于影响俄罗斯中产阶级发展壮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中产阶级规模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政府支出也能够促进中产阶级发展,但主要是通过社会支持实现的。另外,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水平和非国有经济比重都对中产阶级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俄罗斯转型的特殊国情,非国有经济比重对中产阶级的影响表现还不明显。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不利于中产阶级发展,但影响也较小。第四章分析了中产阶级对市场化转型的影响。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经济体制的改变,即从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本章首先梳理了中产阶级在经济体制变革中的表现及作用,并提出了中产阶级对经济体制变革产生影响的两个假设命题:第一、中产阶级能够促进市场化改革;第二、市场型中产阶级对市场化的推动大于非市场型中产阶级。其次,为了验证这两个命题,笔者选取了相关指标进行验证,建立模型对中产阶级对经济体制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模型结果显示两个假设命题是成立的。第五章分析了中产阶级对经济增长影响。尽管经济转型主要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但在体制转变以后,转型的任务有了新的内涵,即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合理的经济结构,鉴于此,在接下来的两章中,我们主要是对中产阶级对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本章主要是分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鉴于理论上中产阶级对经济增长的论述,笔者利用计量模型对俄罗斯转型时期中产阶级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首先,笔者基于俄罗斯的家庭调查数据对中产阶级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把其细分为市场型和非市场型,然后建立模型考察了中产阶级及内部不同群体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也对中产阶级作用经济增长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在对中产阶级与经济增长关系考察后,第六章分析了中产阶级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对经济结构的分析主要分两部分: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为了观察俄罗斯中产阶级的消费结构,本文利用前文中产阶级的标准和RLMS的数据按照俄罗斯统计的统计标准进行整合,结果发现,中产阶级消费存在显著特点:俄罗斯的中产阶级对教育支出占比很高,这说明他们比较重视教育。但是,对奢侈品的支出比重远远大于耐用品,说明俄罗斯中产阶级还是存在明显的炫富心理。为了进一步分析中产阶级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我们利用年度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产阶级规模与居民食物、酒精类支出存在显著负相关;同时,中产阶级规模与住房、交通、通讯、教育等显著正相关。这种结果可能与中产阶级的消费结构和收入弹性有关。产业结构方面,计量结果显示,中产阶级对农业的影响为显著负相关;对工业的影响也是负向的,但是并不显著;中产阶级对服务业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同时,计量结果还显示,消费是中产阶级实现此结果的一个途径(农业除外)。这表明中产阶级规模扩大能够降低农业、工业比重,扩大服务业占比。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