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7年登陆我国变性台风的合成诊断及一次个例的数值模拟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49-2007年热带气旋年鉴等资料,统计了登陆我国并在我国或附近变性的热带气旋的若干特征,着重分析了不同区域及路径的变性气旋。分析得出,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很多,但在我国及附近沿海变性的却较少,大多数热带气旋变性后不发展,或迅速衰减,只有约17%的变性热带气旋会继续发展。热带气旋变性大多发生在114°E以东,移动方向为东北;变性热带气旋的登陆地点与路经有一定关系,在台湾登陆后又在福建或浙江登陆的变性热带气旋往往会到达我国北方地区,在广东登陆的变性热带气旋移不过32°N。由合成分析得出,热带气旋变性前24小时,处在南亚高压脊线上,所有变性热带气旋均处在200 hPa的西南气流中,其北部有西南风高空急流,热带气旋的移向一般随南亚高压的中心移动。热带气旋变性后南亚高压一般迅速减弱。   在广东登陆,陆地变性的热带气旋在变性前往往已经大大减弱。北方登陆的热带气旋的涡度场与其他类热带气旋的涡度场有较大的差异,在热带气旋中心的西北侧有一个正涡度中心,在500 hPa热带气旋中心并不与涡度中心对应,可见这类热带气旋变性前较弱。与正涡度中心对应的低涡的吸引作用可能是北方沿海热带气旋登陆的主要原因,热带气旋变性前24小时较弱可能也是大陆涡旋能吸引热带气旋登陆的主要原因。   从垂直结构上来看,一般情况下,西部的θse较东部的密集,北部的θse较南部的密集。在热带气旋的东侧受副高影响,其东部风速大于西部。南部的风速大大小于北部。热带气旋北部强的西南气流是热带气旋可能在陆地变性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WRF模式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变性阶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有意思的结果。“麦莎”于8月8日12时突然拐向东北,这与其500hPa副高外围流场,200hPa台风外围最大急流中心,850hPa强回波区均有关系。实况分析中,“麦莎”东北侧高空急流强度最强达到60m/s,而模拟急流中心最强仅为50m/s,模拟急流中心位置也比实况偏西,故模拟台风路径比实况略微偏西。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的化学版本(WRF-Chem)模拟了东亚地区2009年6月23~24日、2008年6月4~5日、2009年6月10~11日的天气形势,并在线模拟了对流层O3的
目前,国内外已有一批双线偏振体制的气象雷达,其多参数测量降水的方法明显提高了降水估测精度。但在实际偏振雷达的探测应用中,由于椭球雨滴群旋转轴取向的变化使探测到的偏振参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2008年12月4日-6日的山东半岛冷流暴雪过程的实况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尺度WRF模式对这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
本文对比分析了土壤湿度站点观测资料与ECWMF和NCEP R-1两套再分析土壤湿度资料,认为ERA40资料能较好的描述我国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可以克服观测资料在时空尺度上的一些缺陷,并
本文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测站降水量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Morlet小波分析及相关分析等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华南春季降水量的时空演变及春旱
青藏高原处于中纬度关键的地理位置同时由于其巨大的高度效应,如果它是一个重要的沙尘源区,因其具有高效的远程传输能力,从而有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并弥补全球模拟的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