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丙烯腈染毒实验[目的]选择合适剂量建立慢性丙烯腈染毒模型[方法]在大鼠身上,丙烯腈LD50为100mg/kg,依此为依据,我们取25mg/kg、50mg/kg、75mg/kg、100mg/kg的丙烯腈剂量各染毒4只SD雄性大鼠。[结果]给予一次100mg/kg丙烯腈后,SD大鼠2周内半数死亡;发现75mg/kg组雄鼠活动减少,萎靡,消瘦,然后陆续死亡,不适合慢性染毒;选择25mg/kg、50mg/kg组大鼠体重无明显消瘦或肥胖,无死亡。[结论]选择25mg/kgi(A组)、50mg/kg(B组)丙烯腈进行灌胃染毒,染毒3个月,对照组(C组)以水灌胃。第二部分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目的]分离并培养大鼠外周血EPCs,纯化扩增,并检测细胞表型。[方法]抽取大鼠外周血,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借助EPCs黏附于塑料瓶底这一特性进行纯化。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表达,鉴定EPCs。[结果]将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相结合,可获得较多的EPCs,通过传代后细胞进一步纯化,每个25cm2细胞培养瓶接种2×105个细胞,完全培养液胎牛血清浓度为10%,80%-90%细胞融合后按1:3或1:2比例传代,EPCs能稳定地传代扩增而无明显分化迹象。原代细胞培养2周左右可首次传代,以后7d左右传代一次。[结论]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相结合,可建立EPCs体外稳定的纯化扩增方法。第三部分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及eNOS表达情况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大鼠慢性丙烯腈染毒模型外周血内皮祖CD133表达、增殖、迁移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研究内皮祖细胞eNOS的表达情况。[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P1细胞CD133表达变化;体外扩增培养EPCs,绘制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进行细胞迁移实验,Matrigel实验观察细胞在体外血管形成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1)C组、A组、B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阳性表达CD133,其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学差异。(2)细胞增殖情况:传代细胞潜伏期为48h左右,对数增殖期约为接种后5-7d,至接种后第9d进入平台期。丙烯腈可使EPCs的增殖能力减弱;随着丙烯腈浓度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减慢(p<0.05)。(3)迁移能力:C组、A组、B组培养24小时后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5±2.76、42.5±3.08、42±4.32。丙烯腈处理后细胞迁移数目无明显减少(p均>0.05)(4)体外血管形成情况:C组、A组、B组小管生成数分别为34+4.22,24±3.74,19±3.56。丙烯腈处理后细胞体外血管形成数目减少(p均<0.05)(5)丙烯腈可以抑制细胞eNOS的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有增加趋势。[结论]本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CN接触组EPCs增殖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减弱,且随着ACN浓度的增加而愈明显,同时引起细胞eNOS合成减少。同时,丙烯腈对大鼠细胞表型CD133表达及迁移能力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