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期刊、网络等有关资料和信息,结合调查实际,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简述了世界及我国大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别是对新疆大麦生产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及新疆大麦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在新形势下发展新疆大麦的初步思路。当前,我国大麦生产仍处于低谷时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体现为:优质专用大麦育种综合水平和效率较低、优质专用大麦生产栽培技术滞后、食用和饲用大麦产后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缺乏、产学研沟通不畅和销售流通环节混乱等。相比之下,新疆具有种植大麦的优势条件:(1)优越气候条件;(2)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与较充足的水利资源;(3)啤酒大麦实现增效相对容易;(4)啤酒大麦适应性强,可充分利用较差的土地。新疆许多地区的气候条件都适合大麦的种植。当前在奇台、巴里坤、额敏等县境内的兵团农场及乡村种植啤酒大麦较为集中而且规模较大。但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大麦生产仍然处于低谷时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四点:(1)进口啤酒大麦的冲击;(2)新疆生产的啤酒大麦原料在品质上不过硬;(3)产品外销的运距远,增高了成本;(4)当地的种植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待提高。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六点可行性对策:(1)注重优质选育,优化栽培技术;(2)促进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3)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品质结构;(4)完善市场体系,扩大区域布局;(5)强化基础建设,丰富服务平台;(6)加快专用大麦新品种与技术研发。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大麦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共有5个方面:(1)特异育种材料鉴定、基因挖掘与利用;(2)快速高效育种技术研究;(3)现代生产管理与栽培技术研究。(4)主要病虫草害新型防治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研发;(5)高附加值产品与加工技术研发。